许多健康机构,专业协会,网上无数健康网站大力宣传锻炼能够强健骨骼,避免骨质疏松。然而这一建议的背后其实并没有严谨论证的支持。这一概念最早是怎么来的?或许是源于一则著名的逻辑推论:
卧床不起的人会发生骨质流失。
失重环境下的宇航员会发生骨质流失。
因此看来重力对于维持骨骼健康是必须的。
但问题是,假如重力能够影响骨骼健康的话,那么是否存在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之后重力不再有效应?以及每天步行走动和每天来个马拉松的效果比较下来又会是怎样?这些问题却没有回答。
十多年前科学家通过严谨的试验找到了负重运动究竟能否增加成年人骨密度的答案。在试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是专用于对骨质疏松进行医学研究,诊断和防治的设备)。该设备能够通过X光测量骨密度。研究结果发现,锻炼对于骨密度的效果极其微小,大概只有1%或以下,完全不具备临床显著性。诚然,研究中DEXA发现卧床不起者与宇航员会有骨质流失,但反过来无论你步行还是奔跑都没有证据证明骨密度会因此而增加。
科学家的研究没有停止,而骨密度测试手段也变得越来越精密。利用更新式且极其昂贵,扫描骨骼后能够在显微级别上展示骨骼结构的设备来进行研究之后,研究者们发现锻炼对于骨骼中一处被称为骨小梁(系骨皮质在松质骨内的延伸部分,在骨髓腔中呈不规则立体枝网状结构,起支持造血组织的作用)的结构略有作用,而负重锻炼对于骨骼外部坚硬的皮质层也貌似有些许增厚的效果。,没有证据表明这样就能够令骨骼更加强健或者预防骨质疏松。
目前能确定的不过是:倘若锻炼的确能够健骨,也并健不了多少骨。但这并不是说锻炼不能以其他方式对骨骼形成保护。已有研究发现进行负重锻炼的高龄人群不容易发生骨折。不过这更有可能是因为锻炼强健了肌肉,而有力的肌肉减少了摔倒的风险。
所以看来今日除了注射甲状旁腺激素,或者说另外还有一款正在临床试验中的名叫Abaloparatide的注射药物之外,并没有其他手段能让骨密度增加,让骨骼更加强壮了。常见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福善美(Fosamax)能够减缓骨质流失的速度,却无力令逆转,强健骨骼。
但对于信仰锻炼能够强健骨骼的人而言,或许有那么一道微弱的希望之光——有一些骨质疏松专家认为,即便锻炼无法强健骨骼,锻炼也可能令骨骼变得更加健康。这里涉及骨骼的一个较为神秘的特性:骨骼品质。事实上骨骼品质到底是什么东西没人确切知道,但是这一特性似乎有助于说明为什么有些人看似骨骼强壮却容易骨折而有些人的骨骼看似羸弱却好好地。有可能如上文所述:锻炼令骨骼内部发生了显微级别的改变,而这种改变造成了重大差异,但想要以此定论还显然为时过早。
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运动可以健骨,但传统观念中“越粗壮越强大”的骨密度导向观念是不正确的。通过运动更多地式改变了骨内部的整体结构,使得骨小梁和骨皮质等在内的全部骨组织形成了张拉整体结构,这种结构使得骨可在自身内部对应力进行均衡式的分配,最终表现为对各种形式的载荷(指拉力和压力)均具有极高的耐受性。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通过运动可以使得骨在承受外界冲击力时,始终如同一颗被整个手掌捏紧的鸡蛋,鸡蛋的整体平均密度并不大,但是却可以表现出惊人的受压能力。
来源:纽约时报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