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特别注重避讳?甚至有些是无意义的避讳?
例如,唐朝诗人李贺就因为父亲名字中有一“晋”字与“进”谐音而被取消考进士资格,即使韩愈专门撰文为其辩护都无济于事。特别好奇像这些的避讳有什么意义,拿着名讳,却阻碍人一辈子的前途。至今无法理解,希望能有人解答。
————————————————————————————————
一句话:为了维护秩序。
《春秋》:“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
尊者,代表权力的掌握者,居于最高位的就是皇帝;
贤者,代表德行的所有者,居于最高位的就是圣人;
亲者,代表家族的象征者,居于最高位的就是家长。
权力负责统治,
德行负责教化,
家族负责约束。
避讳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核心规则不变:地位低者须为地位高者做出让步和牺牲。
以负责编纂《春秋》的孔子为例,封建时代的世界观是: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为了长治久安,国家必须交由圣贤来管理;为了使这套法则更加顺利地推行下去,就必须不遗余力地维护圣贤的威信,为其合法性背书。
尊者、贤者、亲者,分别代表了国家机器、思想领域、家族范围的圣贤化身。
树立和维护圣贤的行为发展到极端,必然是将其神格化、极端化、完美化,使得民众对其无比景仰、无限崇拜、无上虔诚。
圣贤一旦被神格化、成为偶像,就必须高高在上、脱离大众,与凡人划清界限,这就必然要求营造神秘感、制造敬畏心。
避讳,就是为了上述目的而服务的具体手段和语言工具。
避免圣贤的称谓为凡人直接提及,制造了圣贤和凡人之间的距离,营造神秘感;
将文字这一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人为地赋予圣贤专属使用权,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彰显了圣贤的特殊地位;
对违反避讳规则的人施以严厉处罚,如题主描述举的李贺一例,制造敬畏之心。
任何形式的垄断,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现有秩序,保障强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