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个书名在很多的成年人看来,简直是侮辱智商的书名,难道我还不会看书吗?!
看完今天的这篇读书笔记,你或许跟我一样,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不会读书。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篇读书笔记,是我加入#笑薇书评写作#班读的第一本书的第一篇,对于一个自诩爱学习,爱读书的我来说,竟然1-51页,花费了将近3个小时。
刚开始觉得有点难懂,越读越觉得,原来书评班第一本安排这本书,是对我们理论上的很好颠覆。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分享这本好书。
这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40年初,出版后立刻成为畅销书;1972年增订改写为新版。如果认真阅读这本书,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你可能就会拥有一双X光的透视眼,更加了解掌握一本书。所以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书的第一版为莫提默·J·艾德勒撰写,他拥有多重的身份,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还主编了《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新版是由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查尔斯·范多伦,协助原作者增补改写,他还协助艾德勒编辑了《大英百科全书》。本书由两人共同署名。
该书在开始之初,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阅读的艺术。
阅读的艺术
现在社会,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我们阅读着这些包装过的信息,不用思考,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需要它的时候侃侃而谈。这种资讯获得式的阅读,在作者看来,并不是真正的阅读,因为这种阅读方式并没有增强你的理解能力。
那真正的阅读是什么样子的呢?
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
这种向你原有的理解力做挑战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也才是阅读的艺术所在。
真正的阅读,就像是跟随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是一种自我发现式的学习。
阅读的四个层次
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并不是分裂开来的,而是一种渐进式上升层次。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这个阅读层次通常在小学时就完成了,是指能认出一页中一个个的字体。在这个阶段,阅读通常都是有老师指导的。也只有精通了这个阶段,才能往更高的阅读层次迈进。
检视阅读
这种阅读,也叫系统化略读,非常适合两种情形:一、无法判断这本书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二、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把重点提炼出来。
而略读也是有技巧的,比如:看书名和序、研究目录、检阅索引、看出版者介绍、找主题相关篇章等等,掌握这些技巧,能够快速的了解书籍,而不浪费时间。
检视阅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我认为是针对那些必须要读下去的书来说的,那就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索。读一遍吸收30%的内容,也比让困难吓到放弃,收获更多。
检视阅读,可以说是开始做分析阅读之前的预备动作。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是一种完整优质的阅读,阅读时需要非常专注,寻求理解,直到这本书成为它自己的为止。
主题阅读
是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也称比较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并列举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还要能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这是最主动,花力气最大,也是收获最多的一个阅读层次。
而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中,只重视了基础层次的阅读,却很少有高层次阅读的指导。很多人大学毕业了,也不会读书。(毕业这么多年的我,依旧不会读书。)
不会真正的阅读,又如何做到提高理解力,如何做到自我提升呢?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想必很多人2020年的年度计划里,都有读书多少本这一项吧?现在2021已经到来了,你当初的目标达成了吗?
很多人可能囤了一堆书都没有看,是他们不努力吗?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努力。
如何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让我们看过的书都成为我们自己的?一个最基础最核心的点,就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问题。
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谈什么?——主题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主要的想法、论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批判性思维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何启示你,你如何运用其中的知识
这四个问题是阅读的基本规则,也是作者认为绝不可忘的原则。
除此之外,想要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下来。
书中强调了在书上做笔记的重要性,也分享了做笔记比较具体的方式、方法,我想这和写读书笔记,有异曲同工之处。
最后想说,我们或许都在经久岁月中养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养成一个新的阅读习惯很难。但是相信有了正确的指引,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