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作者完成了自己梦想的一半(考上了UCLA),所以不再更新,希望他学业有成(感觉自己有点贱贱的)』
在上篇文章发出后,大家给雷叔叔提了一些小意见。
(天天跟你们说提意见,终于有人提了。)
所以,今后的文章会有这两点不一样:
1)雷叔叔敲黑板会换个更正常的背景。(“雷叔叔,你敲黑板背景上的小花花,看着好想笑。”。。。)
2)以后每篇文章最后会附个“自控方法大列表”,会把之前讲过的方法,连同这一章新增的,一起列在最后,方便大家使用。
(所以以后一拉到底就可以了?)
前情概要
你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智人。
你本来靠本能行动,但为了更好地适应团体,你花了数万年的时间进化出了负责自控的前额皮质。
(前额皮质分三块,分别掌管“我不要”“我要做”“我想要”的力量。)
但前额皮质很多时候都会失效。
比如我们做过一件“好”事之后,
以及YY我们做了一件“好”事之后。
多巴胺的前世今生
每当我们发现自己有机会获得某件极具吸引力的东西/人(食物、金钱、异性)时,大脑的奖励系统就会释放出名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大量的多巴胺会使我们感觉到亢奋、专注、着迷、甚至焦虑,这些情绪迫使(真的是迫使)我们去不惜代价去追逐那样东西。
说白了:多巴胺就是我们产生欲望的本源。
多巴胺和奖励系统的发现,有一个很扯淡的故事。
1953年,两个年轻的科学家在试着重复过去科学家的实验。他们把一个电极植入小白鼠的脑袋里,通过刺激小白鼠大脑的恐惧中心,想使它产生恐惧的反应。出乎意料的是,小白鼠被电击后的反应好像在说:再来啊!我还想被电!
科学家惊呆了。于是他们设计新的实验:给小白鼠一个杠杆。每次撬动,小白鼠都会被奖例一次电击。结果,小白鼠很快就明白了,然后就开始一刻不停地撬动。
后来他们又在小白鼠眼前没多远的地方放了许多食物。结果,小白鼠根本一刻也不愿离开杠杆。
后来,小白鼠被电死了。死因:力竭而亡。(好感人)
大家先别记着哭。我说过这个实验很扯淡,那是因为:
科学家根本不是在刺激小白鼠的恐惧系统。他们两个学习没学好,把电极的位置装错了。
(MDZZ)
就这样,科学家们发现了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和它释放的多巴胺。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是奖励系统,而是将它命名为“快感中心”(看小白鼠的反应,确实只有极乐可以解释)。
然后,另一个科学家就将这个实验做在了精神病人身上。。。
这位科学家叫希斯。他将电击的开关交给病人自己。结果,病人平均每分钟触动了40次开关!给他们送来食物,他们也说虽然很饿,但不愿为了吃饭而停止电击。还有个被试者在切断电源之后仍然按了200多下开关,知道实验人员要求他们停下为止。。。
希斯因此得出结论:电击这个区域使人快乐。所以,所有精神病人(尤其是抑郁症患者)都应该在脑中装个电极,难过了就电自己一下。。。。。
(他是不是觉得自己萌萌哒?)
多巴胺的真面目
其实,直到这两年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开始兴起,大家才搞明白了所谓的“快感中心”是干嘛的。原来,多巴胺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真正的奖励,而是奖励的承诺。
(说人话)
就是不是真正的快感。
(哇,说的我好像听懂了一样)
多巴胺释放的像是一种信号:对!就这么做!这么做你一定会感觉良好!于是,它调动起了你的能量,使你亢奋而焦虑,迫切地需要去完成这件事情。最初你的感觉可能是满足,可是多巴胺分泌过多后,你感受到的更多会是焦虑与失控。而且很多时候,在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后(那时,多巴胺停止分泌,真正的快感中心开始活跃),你可能会发现:你其实不是很想要这东西。在上文那个变态医生的试验中,有病人这么描述自己被电击后的感觉,说这感觉“令人非常沮丧”,感觉自己不得不“经常性地、又是近乎疯狂地按按钮”。而按完后,更多的感觉是“失望”。于是他不断继续,渴望下一次会带来真正的“极乐感受”。
多巴胺背后的进化学
来来来,你又要回到远古时代了。
这次你遇到了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你发现了河对岸有一堆鲜美的水果,但你得想办法涉过河流。是的,你很累了,刚刚躲过狼群的围捕,浑身肌肉酸痛,你一点都不想再耗费体力了。没有多巴胺带来的“刺激”,你很有可能对自己说:浆果也没什么可吃的嘛,我还是睡一觉吧。于是你睡觉时浆果被别人摘走了,你饿死了,你的基因没有传递下来。
第二个挑战是:你看见一个裸体异性身姿荡漾地站在你面前(傻子都知道这是交配的信号)。你又累极了(在丛林里每一天都是一场战役),如果没有多巴胺的刺激,你可能会对自己说:啪啪啪很累的。而且这个异性长得好像不是很好看嘛,也不是很健壮,我下次找个更好看的再啪吧。这种情况下,你的基因存活率同样很低。
多巴胺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魔咒,驱策人们一刻不停地为生计奔忙,获得更多生存繁衍的优势。
好我们又要回到现代啦。
必须再次感叹一下: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真的让大自然很困惑啊。它怎么能料到:一万年的人类还住在洞穴里躲老虎呢,现在就已经饭来张口了?它更是没有想到:一万年后的人类对着一面玻璃就能看到成千上万个性感的异性(老祖宗一辈子能见两三个就很优秀了),然后。。。咳咳我不说下去了。
(大自然内心os:人类的进步不合理、不合理啊!)
诱惑无处不在
刚开始我看完这章,觉得多巴胺应该主要是“成瘾行为”背后的罪魁祸首,因为它带来的感受急迫而焦虑。烟酒上瘾者和毒品上瘾者,或许可以通过理解多巴胺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
(我都看到这儿了,你跟我说没用?!)
看官息怒啊。我后来才发现,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刺激物,刺激我们分泌多巴胺;我还发现:商家真是太狡猾了,不断利用我们的生理原理来诱惑我们买入商品。
多巴胺第一定律
长期面对同样的刺激,多巴胺分泌量会减少——多巴胺渴望新鲜感。
这很好的解释了人为什么会出轨。。。但它的功用可不止这些。商家利用这个特点,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或新的活动。虽然它们很多时候都是换汤不换药,但人们还是会“落入圈套”。
要例子吗?我就问你,一个英雄,你买三四个皮肤干嘛????
(你懂什么?这是一种信仰)
(好吧就是没忍住嘛~~)
多巴胺第二定律
只要释放多巴胺,你的各项欲望都会提升:你会对食物和性更渴望;你会充满购买欲;直觉和偏见还会接管你——你将在各个方面变得失控。
推论
很多信号都可以触发多巴胺神经元——包括视觉、嗅觉、触觉等。
你现在明白了吗?商场里浓郁的香水可不是用来陶冶你的情操的——它们的味道是特别调配的,可以恰到好处地提升你的购买欲;CK的广告牌也总是裸男裸女抱在一起,你当这也只是个巧合?还有,很多餐厅在门口就可以闻到扑鼻的香味,但其实那根本不是食物的香味——那是化学调制的专门诱惑你进门的香味。
多巴胺第三定律
(尤其针对女性)价格上的巧妙设定会刺激多巴胺分泌——人们总以为零售价和打折价之间的差额是自己赚的钱。
这就是为什么,淘宝上建议零售价和售价会写那么清楚。此外,“买一送一”等条目痛呀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如果再来个“限时一天”,搞点危机感,你马上就要上钩了。(据我发现,淘宝好多商家永远都挂着仅限一天的标签)
内心OS:
商家太狡猾了。
人类太愚蠢了。
巧用多巴胺
就像商家可以利用多巴胺使我们上钩一样,我们自己也可以利用多巴胺促使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雷叔叔喜欢去咖啡店学习——咖啡的香味可以使我们分泌多巴胺,对学习产生不那么反感的情绪;学完一段时间后还可以买一个点心来奖励自己。
当然,最强烈的刺激永远来自异性。这个话题我就不拓展了,照顾各位汪汪的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我前天没有发文章)
(那你昨天也没发呀?)
感知“幸福”
你是不是经常想吃一样东西想到死去活来、真正吃到后却大呼失望?很多时候,奖励本身,远没有多巴胺承诺给我们的那么幸福。
所以,如果我们能在某一次放纵(可能是吃垃圾食品)过程中细细品味其中感受,或许会发现:它似乎并不值得我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努力记住当时的这种失望的感受,下次再想要重复这一行为时,仔细回忆上一次体验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很多难以抗拒的事情就会失去它的诱惑力。
(雷叔叔亲测有效mark)
写在最后
现在许多人都对游戏和社交软件上瘾,并在其中投入了大量钱财。我想帮大家分析一下这两种行为:
1)游戏制作者绝对是心理学学的最好的人群之一:游戏的各种套路——不断更新的英雄/武器,类生存的游戏机制(逃生,谋杀),超越别人凌驾别人的可能性(虐杀,装备碾压),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掉宝物和抽奖)——所有的一切都在无时无刻刺激着多巴胺无限分泌。
2)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一天刷过多少次pyq?每次看到红点亮起,你是不是都在期待:大家身边又发生了什么精彩的事?我喜欢的男/女生有没有发说说、我赶紧给ta点个赞?我的说说是不是又有人赞了、是不是还有人评论我?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些行为是应该被指摘的。很多人玩游戏很6,还能够控制自己。这样不仅不影响学习/工作,还能把游戏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生活其它方面。这种叫别人家小孩,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就算不是这样,如果你觉得玩游戏/刷说说是真的快乐,那我支持你继续下去。我只是不希望大家被多巴胺控制,盲目地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很久以后才追悔莫及。
(那我省下来的钱干什么呢?)
简单!赏给雷叔叔呀~
雷叔叔敲黑板
1. 多巴胺是大脑奖励系统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会给我们带来亢奋、激动、专注、焦虑等感受。
2. 多巴胺驱使我们去获取奖励。
3. 商家会通过刺激多巴胺神经元诱惑我们冲动消费。
4. 通过将多巴胺刺激物与不情愿做的事情相联系,可以使其不那么令人讨厌。
5. 细细体味自己享受难以控制的诱惑时的感受,或许可以使诱惑失去吸引力。
自控力武器库
在准备服从本能前,先想一想:“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是什么勾起了我的欲望?这次服从了,以后会不会又无法控制自己了?”
通过吃更健康的食物,努力保持积极情绪,多锻炼,睡足觉,可以提升自己的“变态度”,从而提升自己的总体自控力。
自控力每天的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所以早晨去完成最有挑战性的工作是个很好的选择。
三餐之间吃零食、保证能量供应,可以保证自控力的活跃。
中午打盹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自控力。
每次我们做自以为是好事的事后,就容易用放纵来犒赏自己。最好的思维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
通过将多巴胺刺激物与不情愿做的事情相联系,可以使其不那么令人讨厌。
细细体味自己享受难以控制的诱惑时的感受,或许可以使诱惑失去吸引力。
什么?情绪低落和自我谴责也会降低自控力?愧疚心理根本不是自控的帮手、而是自控的敌人?请听雷叔叔下回分解~
还没关注的,快戳下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