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十几岁离开故乡外出求学,20多岁定居城市成家立业,30多年平淡平凡的生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人海穿行,在城市的滚滚红尘中起起伏伏,自己以为早已经融入了这城市的节奏中,俨然已是城里人了。
故乡已经渐行渐远,空间的还有时间的。故乡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变得越来越陌生和遥远,偶尔回趟老家,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归,习惯了城市小区整洁的环境, 随意堆放,无序凌乱走惯了宽阔平坦的马路,走不稳了破旧乡道雨天泥泞;用惯了方便干净的燃气,受不住了土锅土灶烟熏火燎; 习惯了窗明几净,不愿直视老屋墙角的蛛网,灶房梁上的陈年积垢;习惯了空调房的舒适,耐不了老屋的夏热与寒凉。与城市相比,乡村就是一架笨重的木轮牛车,沉重而缓慢地转动着它的轮辐,慢得让游子感觉不到它的前行的速度。作为一个从黄土道走向城市的人,你不安过,心痛过,忧虑过,关于城市和乡村,接受和抗拒,融入和排斥,内心深处始终没有停止过争执,最终只能无奈地妥协慢慢地释然。一粒种子离开故土随风飘向远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平凡而平淡的生活,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节奏。孩子房子车子位子,哪一样不是全力以赴?哪一样少不了操心劳神?不知从何时起,故乡成了填表时的那一行字,被挤到看不见的角落。他乡即是故乡,心安之处便是家。 但心中免不了不期而到的时浓时淡的乡愁:故乡回不去了!
其实故乡一直蜷缩在你的心中。听到电话里的乡音,你的心跳会加快,你说那是世界上最亲切的最动听音响。酒酣耳热之际,不知是什么话头,你说起了童年少年的趣事,你的老师同学玩伴,你的小狗小兔小鸟,你的初恋你的尴尬。面对出生在城里的孩子,你忍不住不止一次的说“我们小时候……”“我们那个时代……”,虽然孩子并不是每次都有兴趣。商场的食品林林种种,你却偏爱那口家乡味的糊涂面。你喜欢把削苹果皮削得又细又长,从头到尾不断,这是小时候在故乡练就的手艺,自得之意溢于言表:苹果窝的人哪个不是这样老练?阳光灿烂的日子,金秋送爽的时节,你想望望高远的天,可天空的被高楼隔断分割成大片小片的不规则,故乡可不是这样,一马平川的田野,天是那么高那么远,可以看流云一直飞到遥远的地平线。你渴望离开水泥森林,想到一望无际的原野,感觉风的拂面,深吸泥土的气息,分辨一下和家乡的黄土是否一样深厚;深嗅麦苗清甜的气味,倾听麦苗拔节的声音,看是否和故乡的麦茎一样节奏;你想去果园,看那里的果树是否跟故乡的一样,果子一如故乡的一样的品种,同样的香甜?你想去挖花叶的宽叶的荠荠菜、面条棵、野苋菜,像少年时一样来一次欢快的劳动竞赛;你想去识别车前草蒲公英蛤蟆皮棵,看看尾巴草,牛筋草白蒿青蒿猫儿眼儿……也可以什么都不干,什么也不想,静静地呆看麻雀啄食,彩蝶嘻戏,看蚱蜢骤飞,看大雁南翔,看云卷云飞:听蜜蜂嗡鸣,紫燕呢喃,蟋蟀鸣唱,听东西南北的风响…。
其实你心里知晓,不管你想与不想,说与不说,无论你身处何方,你从来就没有完全走出你的故乡。故乡,她是你的来处,是你出发的地方。你在天涯,故乡的根就延展到了天涯,你在海角,故乡的须脉也已经触及海角。你曾经饱吸了故乡的空气,脸上布满故乡的黄土。故乡的果园演绎着父辈艰苦创业的故事,麦田承载着家乡人美好生活的希望。你带着故乡人的期盼和梦想走向远方。相对于故乡而言,在外地生活,更像是出了一趟远门,走了许多陌生的路,见到了更多陌生的人,把故乡的根脉伸展到更远的地方。抑或是一趟长途旅行,看了外面的风景,吃了别样风味的饭菜,体会了和不一样的生活,把故乡的故事传播到他方。故乡犹如古莲的种子,沉睡千年人依然会伺机而发,是无处不在的空气深深的渗透于皮肤毛发周身流淌的血液,镌刻在灵魂的深处。无论你到天涯海角,走到地老天荒,故乡,是你永远走不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