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把母亲神话,把母亲看成理应为家庭无止境付出却不会累的神一般的存在,却忘记了母亲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会伤心会难过,会迷茫……
申京淑 (韩国)
当代韩国小说家。
1963年生,毕业于汉城艺术大学
1985年,以中篇小说《冬季寓言》入选《文艺中央》新人文学奖,从此开始文学创作活动。
199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风琴声起的地方》,开始引起文学界的关注。
《妈妈,你在哪里?》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小说,恰逢母亲节之际分享给大家。让我们都更了解“母亲”的伟大。
当生命中从不缺席的妈妈不见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后出去闯世界,和家人的联系往往越来越少。可是某一天,妈妈突然不见了,被父亲落在首尔地铁站再也找不到了,想象一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
妈妈不见了,大家开始互相指责,认为对方没有照顾好妈妈。在要发寻人启事的时候,兄妹们才发现,甚至连一张母亲最新的生活照都找不到,没有一个人手里有妈妈的照片。
经过不断地寻找,当小说中找不到母亲的兄妹,不约而同的来到母亲丢失的地方,四顾茫然那一刻,才强烈意识到:
母亲找不到了,因为她根本就不是丢失在首尔地铁站,而是丢失在了子女们奔波寻梦的路上。
在很早很早以前她就已经掉队了。或者她说了“等等我”一类的请求,只是我们太专注自己没有听见。
一年四季都为家人忙碌的妈妈
小说中的妈妈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忙碌,为城里的孩子们准备各种吃的:辣白菜、辣椒酱、草莓汁……家里像个工厂。
每次家庭聚会,她会提前做充足的准备。在等候家人团聚的日子里,无论是遇见村里的邻居,还是在市场上碰到熟人,跟人交谈的时候总是喜气洋洋,言谈举止间洋溢着骄傲。
离开家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给你带上各种吃的喝的,恨不得倾其所有。
和我们自己的妈妈多像啊!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总是一副不耐烦地样子:
弄这些干嘛,到处都有卖;
太麻烦了,不要不要!
我们总是果断地拒绝,忽略了妈妈在准备这些东西的时候满腔的爱和喜悦。我们为了自己一时的方便拒绝了她的一番心意。
这在我们实在是件小事儿,在妈妈心里却是无法释怀的不安和牵挂。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成了妈妈家里的客人
什么时候开始城里的孩子们,去妈妈家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爸爸妈妈过生日都统一在爸爸过生日的同一天,或者改在大家都方便的日子。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你在的时候妈妈会赶紧把掉落在房间里的杂物捡起,看到餐桌上的食物吃光,妈妈会赶紧填上新食物。
如果你不提前告知便回到妈妈家。妈妈会因为房间凌乱,院子杂乱,被子不够干净而心生歉意。
打开冰箱,妈妈不顾你的劝说,会执意去市场买菜。
家人本来是吃完饭,任凭桌子饭桌凌乱,也可以放心去做别的事儿的人。
然而妈妈再也不愿让你看见她纷纭的人生了……原来你已经变成了妈妈的客人。
妈妈不是天生就要做妈妈的
妈妈看到了自己的哥哥,娇柔地喊着哥哥跑到门口去迎接,那时候的妈妈是显得比你更年轻的少女,妈妈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
直到那时候她才意识到,原来妈妈也有自己的人生,那么理所当然的事儿,自己怎么现在才知道?你只是把妈妈当成妈妈,你以为妈妈天生就是做妈妈的人。
那个在你的生命中从不缺席的女人,她一生不应只有一个角色,她不是家务活的无限代理人,对家人的爱也不是无穷无尽流至天荒地老的泉水。
她并非天生就是母亲,她也有童年时期的懵懂,少女时代的幻想……
她也有梦想,也有渴望,只是我们从来不曾试图去靠近,去了解。
你真的了解你的妈妈吗?
你始终以为自己很了解妈妈,包括妈妈喜欢什么?妈妈生气的时候怎样才能缓和情绪?妈妈想听什么话?
然而直到妈妈失踪,你才发现,原来你不知道的更多:
你不知道妈妈之所以小时候每次都让你来念远方哥哥的来信是因为妈妈根本不认字;
你不知道原来妈妈会因为姨妈的去世痛苦到头疼欲裂,哭不出声音,而不是因为无情;
你不知道妈妈得过乳腺癌、得过严重脑中风、而且已经进入了老年痴呆症中后期;
你不知道妈妈每个月都会去福利院,并坚持把你们给的生活费中的绝大部分,都捐赠给那里的孩子;
你不知道妈妈因为自己不认识字而求别人给她念女儿的小说,为的是了解自己的女儿多一些,和女儿的心更近一些。
是的,我们不知道的太多。我们总是以为妈妈会一直守在身边。只有当妈妈不见了,那些曾被遗忘到九霄云外的往事才会纷纷涌现;无穷无尽的悔恨也才会从记忆的尽头纷至沓来。
而所有的事情,尤其是坏事,往往在发生之后才感到后悔。
没有几个人真正地了解自己的母亲,我们需要用心、用时间去发现母亲、去照顾母亲。
曾经我们都是母亲荫庇下的孩子,如今我们已经成人,可以转换角色来照顾母亲了。
所以不只是因为母亲节,再忙也可以每周陪着妈妈聊上1—2个小时的天儿;给远方的妈妈打一个长长的问候电话;
听你平时不耐烦听的关于家长里短的唠叨,哪怕这些话你听过几十遍,上百遍,请一定要相信:这是你和母亲都需要的。
祝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