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下岬村的本土展开了研究。道德的世界变化,农村青年的择偶过程变化以及家庭财产分割这三种互相关联的民俗转变过程。
研究了人们改变生活规律的后果,万千世界中我们把人类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保守传统做派的人们。恒古至今,都喜欢着遵循旧规则,旧传统。不论好坏,只是一味的脉脉传承。还有一种就是,喜欢创新。天马行空的思想也引入到生活之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们担心生活之中的变化无常,保守传统是大部分人对生活最好的态度,不会有过多的失去。但保守比创新的风险更大。在职场中,只是保守。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保守会面临更大的淘汰。
这其中的矛盾就在于,我们拒绝了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我们有改变这样的能力。我们害怕失败,这样的心理也使得我们不能进步。我们正是要改变这样的心态,积极迎接新的生活,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繁衍是人性的本能,这也是无法绕开的话题。“青年人是如何择偶”这一话题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第一节通过“说媳妇”、“找婆家”、“找对象”这样本土方言的说法,这也是当代农村青年结婚的一种缩影的呈现。“父母包办”“介绍对象”“自由恋爱”这三种,结婚方式。作者在书中,通过数据表明了,从1945年至1995这三种婚姻模式的转变。
在农村,大多数以“父母包办”“介绍对象”为主。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呢,是因为农村父母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过的很好,会为儿子挑选自己觉得贤良淑德的女生。接受的教育少,有新思想的人也少。他们就是传统的保守一派,只相信自己从小接受到的教育,不相信除此以外有更好的方式。唯一的变化在于,父母会遵循孩子的建议。如果有冲突,还是会另外想办法的。但父母的意思还是占上峰。集体化时间,为农村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经济,农村生活相对稳定,集体时间越多,为农村青年与少女私下接触时间更多。自由恋爱也就更为广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冲突,也是子女最为重要。父母基本上不能逼迫子女。第三阶段,改革后,集体时间少了自由恋爱也就慢慢减少,又回到了从前的父母包办已经介绍对象了。
有了对象以后,关系就发生了转变。从情侣发展为夫妻,就要涉及到彩礼问题。夫妻两人可以组建成一个小家庭,可是结婚涉及到两个大家庭。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家庭核心也发生了转变。在东北,一般都是父母与子女同住。但也有“分家”而住的,这也引发了对老人的赡养问题,作者发现了农村的孝道衰落,赡养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危机也就越来越多。
作者说“走出祖荫的个人似乎并没有获得真正独立、自立、自主的个性。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的自我中心取向,在一味伸张个人权利的同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在依靠他人支持的情况下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这也是乡村爱情的一种悲哀,其实并没有获得独立,过上自己心里喜欢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也没有因为私人的改变,就此改变这个社会。人们越来越向自己为中心而向前,这也是我们的私生活与社会正在接轨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