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逝的光阴,绕指前行,不知不觉敲开了九月的柴扉。瞧,美若玛瑙的紫红葡萄,高挂树梢的橙黄柿子,以及咧嘴开怀大笑的金黄玉米、洁白棉花,在火红枫叶的装扮下,伴着徐徐吹拂的轻风,宛若一个神奇的丹青妙手,泼墨出一幅炫彩的画卷。
九月的自然,正是这样一幅和谐曼妙的画卷。身处其中,静静聆听,忽然发现,炫彩画卷的脉络中溢出几粒清脆的鸟鸣,和着树叶的击掌鸣唱,共同谱写出一曲花凋叶落的挽歌。画卷的点缀,挽歌的鸣唱,让诸多穿越夏季的生物,在九月的窗棂上雕刻成一朵朵神奇的雾花。
雾花,虽让我们在心底留下些许的不舍,却伴着飘零的落叶,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助我们的回忆在笔尖不停地流转翻腾,谱写出一段段激荡悠长的故事。回忆是一柱檀香,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盈,岁月才满溢诗情。然而有些感受,只能凭借记忆慢慢找寻最初的味道,虽很拥挤,却不见路人。耽于回忆,宛若醉生梦死、佝偻裹挟、寂寞难耐,青春亦难免苍白无力。
曼妙回忆,亦或幸福、感恩、高兴、坚强,亦或贪婪、挫折、阴险、嗔怒,凡此种种,不难发现,其实不管我们有无柔软的内心,均需具备一副披荆斩棘的坚强外表。看清事实,小心应对,否则伤痕累累,疼痛难忍。其实纵使我们每人最初心怀感恩,树立正确且有价值的目标、计划、规划,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渐渐忘却了最初的动机、信念、方向。以致经历的某个时刻、接触的某件东西逐渐在某些不经意间沾染了一些污垢浑浊,内心也渐渐被某些嗔恨怨怒所染污。何以解忧,唯有“救赎”,从自我内心出发,回归最初的本心,用虔诚之心、慈悲之心、友爱之心去积聚福德、净除污垢。然而身处变化莫测的时代洪流,每天接触瞬息万变的信息,回归本心,净化本我,仿佛一切又是遥不可及,“救赎”之心何以成真,也不断引发自我深层次的思考。
九月中旬,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无意之中看到了一篇中秋节徒步朝圣五台山的文章。其实五台山于我而言,虽曾数次到访,然依然没有逃离固定的旅游风景区,所以当我最初看到那篇徒步朝圣五台山的文章时,诸多惊喜、好奇、疑惑萦绕心头。在我看来,五台山虽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且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然“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招牌让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更让静谧的五台山沾满了越来越多的铜臭气味。可当我再次品读徒步朝圣五台山那篇文章时,“朝圣”二字深深吸引我的眼球。秉着自我“救赎”、找回本心的我,带着诸多惊喜、好奇与疑惑,勇敢地报名了中秋节徒步朝圣五台山的活动。希冀于可以在此次朝圣中,重新积累福慧资粮、清净业障,培养智慧、慈爱、悲心、虔敬心和真诚的出离心,积聚福德、净除染污。
谈起朝圣,脑海中率先浮想起曾经在藏区看到的众多朝圣者。他们身着朴素,或结伴同行,或独来独往,用“磕长头”的方式真诚礼佛。五体投地葡訇,双手向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画地记号,起身前行到记号处,再次重复膜拜,周而复始。化坚实的信仰为一次次身心合一,千里不遥,一路跋涉。甚至不少朝圣者冻死在朝圣的风雪旅途中,死后冰雕般的姿态依然保持着礼佛虔心,朝向着自己内心的信仰。深入骨髓的膜拜,浸染着信仰的葡訇,磨穿着日月的穿着,只为寻找心中永不消失的净土,朝圣者无不令人称赞景仰。
徒步朝圣五台山,虽不及藏区朝圣者般匍匐前进,但也远不是诸如“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般旅游团悠闲自得。尽管曾经参加过不少户外活动,但当听闻徒步朝圣五台山线路,即诸位高僧朝圣之路,心中亦不免多了几许崇敬、担忧。遵循高僧朝圣路线,宛若与高僧同行,助我“救赎”、找回本心,越想越觉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多日未锻炼的我,每当想到五台山海拔之险峻、地势之险恶、天气之恶劣等诸多客观事实,心中担忧之情不免如日俱增。担忧之心,果不其然,出行前几天,五台山地区更是预报中秋假期将会有大面积降温降雨,仿佛预示此次朝圣之旅将会困难重重。
9月19日清晨五点多,简单洗漱完毕,整好妆容,背上行囊,准备出发。“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忽然发现,不知何时起外面竟然淅淅沥沥下雨了。秋雨菲菲,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秋雨是那么缠绵、凄凉,随风摆动的树叶,在空中不停的舞动,给人以静静的遐想和沉思。清晨的秋雨,仿佛也在暗示朝圣五台山之旅必定艰辛异常。清晨六点,淅淅沥沥雨中,我来到指定地点等候。不多时,一辆黄色中巴车来到接站点,而这正是主导此次朝圣行程的天津岭风户外的车辆。
接下来六个余小时中,车辆走荣乌,换津雄,倒京昆,出高速,进省道,穿乡村,入山野,终于在9月19日中午十分,终于来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五台山风景区内的鸿门岩,此地正是此次徒步朝圣的起点。尽管行程开始之前,经过查阅当地天气,对于此次朝圣之旅的困境,自我内心多少具备一些准备。然而下车后,亲身接触五台山天气,还是感到了些许恐惧。下车的鸿门岩,烟雨绵绵,狂风卷天,路面湿滑,烟雾袅袅,根本看不清远方的美景,而体感温度比天津至少低了10度。尽管五台山天气异常艰险,然并没有浇灭我们一行人朝圣的热情。换上厚衣服,穿上雨衣,背上行囊,手持登山杖,我们一行约16人朝着自己的朝圣目标,顶风冒雨勇敢前行。
五台山又名五峰山、五指山,因“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在数亿年的地壳运动中,五台山的五座山峰逐渐形成北高南低,呈东北中西南走向之势。东、南、西、北、中五台,势若游龙,宛若一只张开但却指头微屈的手掌。东台为食指、北台为中指、中台为无名指、西台为小拇指,这四台自东向西连绵起伏呈弧形连成一体,而南台孤立耸峙,宛若大拇指一样形成另一道山脉。东南西北中五台,恰似一张巨大的手掌,立于宙宇之中,傲于天地之间。历代高僧朝圣的线路,恰似沿着手掌慢慢探寻,终将双手合十,完成虔诚的祷告。
我们一行人从鸿门岩顶风冒雨往东台方向艰难行径。从鸿门岩去东台的路,相比于其他路线相对容易。鸿门岩海拔2540米,爬升到东台望海寺海拔2790米,累积爬升只有250米,上升少路线短。然而“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淅淅沥的秋雨,雾气浓密,狂风怒号,外加泥泞湿滑的路面,给我们这群向上攀爬的一行人,增添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沿途的秋雨,好似用千万支魔指,拨动着千万条琴弦,共同弹奏出千变万化的魔音。纵使身着雨衣,但狂风骤雨的旅途,依然无法抵挡秋雨、狂风、泥土等混合而成的多种冲击,仿佛在一步步消磨我们朝圣的内心。
沿途的秋雨,配合着呼啸的狂风,不停拍打在我们脸上,清新自然不绝于此。手持登山杖,一步步沿着泥泞湿滑的路面,虽留下淡淡的痕迹,却温馨甜美。我们一行人顶风冒雨,为了自己内心的目标,徜徉于暴风骤雨中,虽艰难,却悠闲自在、活力四射。翻过一座山,越过一道梁,“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只关注自己脚下路面的我们,用时约一个小时,终于成功登顶东台望海峰,来到东台牌坊门口。受制于雨天狂风的影响,登顶2790米的东台,给人感觉不是伟岸、壮阔,而是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豪情壮志。壮如耸立的巨象,蒸云寝壑,爽气浮空,极目远眺,宛若仙境。
沿着距离牌坊不足数十步的台阶,继续登顶,便来到了东台的核心区域———望海寺。作为五台山东台顶上的寺院,该寺坐北朝南,寺内正殿为五间佛窟洞,殿内主供聪明文殊菩萨。走向台阶,率先映入眼帘是一座七层高的宝塔。也许受制于寒冷风雨天气的影响,当我们一行人走进宝塔时,发现此刻的宝塔内早已护佑数十位与我们相仿的行者。寒冷的风雨中,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行者,安避于并不宽敞的宝塔,虽拥挤,然朝圣之光却愈发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宝塔内简单休整后,我们一行人在领队的带领下,走出宝塔,沿着宝塔旁边的斜坡继续向上行进,不出数十步便来到望海寺供奉文殊菩萨的主殿。鉴于主殿内有法会,我们一行人并没有在主殿内做过多停留。走出主殿,沿着门口的阶梯下行约三十步,领队带着我们来到了望海寺挂单处。“挂单”是佛教专有名词,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并把自己的衣挂在名单之下,故称挂单。受制于寒冷天气的影响,领队出于安全考虑,第一天朝圣线路只能稍作调整。待询问大家后,领队带着我们一行人集体选择在望海寺住宿,即为挂单。亲身体验一下,行脚僧人自身笃定的信仰,以及朝圣的艰辛。
接下来查身份证、缴费,在望海寺居士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完成了挂单前的所有准备。随后在居士的带领下,大家秉着男女分房的宗旨,来到属于自己的挂单宿舍。宿舍住12人,上铺睡一人,下铺睡两人。来自城市的我们,尽管深知手机等电子媒介的危害,但当平稳安坐于床铺之上,发现电子媒介不具备任何信号时,依然让大家有些手足无措。缺少了手机的加持,安坐于床铺之上的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离不开两个主题,即何时开饭、转天徒步朝圣时天气能否转晴。
没有了手机的加持,让我们一行人自我内心多了几许平淡与平和,平淡中又蕴含着一份虔诚,平和中又蕴含着一份慈悲,让人安心,又让人敬畏,然却不恐惧、不伤悲。大家安坐于宿舍约三四个小时后,外面的风雨依然没有停歇,忽然有人告知“寺院开斋饭了”。听到这话后,我们一行人集体来到望海寺斋堂———“五观堂”,排队打饭。排队中,突然发现原来受天气影响,此时望海寺挂单人员已达数百人,乃是来自全国各地且与我们类似的行者。排队数分钟后,我们相继走进“五观堂”。
在居士的告诫下,自己取餐具,自己打饭,自己找就餐位置。打饭时我发现,斋堂内饭桌摆放,分为四个区域,最前面为女众区,最后面为男众区,两个区域中间为法师区,同时位于三个区域最外侧为员工区。斋堂墙壁四周,张贴各色小和尚的卡通人物图像,上面赫然印着“止语”二字,以及一些简明扼要的佛家偈语。斋堂内一切的装扮,仿佛都在告诫来此吃饭的人们,要杜绝所有世俗往来,断绝一切凡心杂念,用止语来达到一种更大地精进,一种境界更高的修行。自己打饭后,找到同行人并共坐于一桌。旁边的伙伴不时小声告诫“饭菜一定不要剩下”,不剩饭菜其实也是一种修行。饭后,居士再次提醒我们,餐具自己刷洗干净,并重新放回拿取的地方。
自取餐具,自己打饭,自行找坐,严禁交谈,餐具自己刷洗并放回原位,等等诸多条件,让我们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行者,产生了些许的不适感。其实斋堂内所有的一切均为修行,止语的目的,也并非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为了避免言多必失,担心泄露内心的什么秘密,担心得罪别人,实际上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慈悲和智慧。其实从斋堂的名字便可以看出,斋堂亦为修行之所。所谓“五观堂”指入堂前需要思考的五件事,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看似普通的吃饭,也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朝圣,更是一种别样的朝拜。
晚饭后风雨依然没有停歇,重新回到宿舍的我们,思考最多的依然是转天是否雨过天晴,徒步朝圣线路如何行进。受制于天气缘故,我们这群人临时停留于东台望海寺,也许佛家是想提前考验我们朝圣的意志,磨练我们朝圣的心智。风雨终归过去,彩虹终归涌现。而我们一行人,看似无关紧要的望海寺挂单,也必将收到一份属于自己别样的朝拜盛礼。
一切均是最好的修行。躺在宿舍床上的我,纵使外面风雨飘摇,仿佛聆听到了佛家的圣音。静静修行,静静沉思,静静朝拜,静静等待,相信转天必将雨过天晴,再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