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两种阅读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如韩寒所言,这本书既是一口气读完也是舍不得读完的一本,回想曾经一口气读完的书也不多:【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穆斯林的葬礼】【乖,摸摸头】......希望日后可以多些这样的邂逅。书万千,真正走心的文字却是不多,而人事亦然,遇到便是幸运;
2.皮囊是认心认人的书,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这颗心很多时候是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3.西方之巫说: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的他人;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你自己是谁。这就是苏珊.桑塔格所说的人的世界。人必须在人的世界里求取意义。
4.皮囊可以不相信心,可以把心忘掉。但一颗活着,醒着,亮着的心无法拒绝皮囊,皮囊标志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过,也许就因为他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唤着人的挣扎、愤怒、斗争、意志、欲望和梦想。
5.肉体不是拿来伺候的,而是拿来用的。如果整天伺候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这就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唯有挣扎过、隐忍过后才能真正体味到人生及生活的五味杂陈。就如黑狗达和厚朴就形成这样的对比,同样是心中有梦,可一个是认清现实而后动,一个是一直挣扎在自己拼凑起来的梦幻世界,最后的结局也是早已埋好了伏笔。
6.人生就如一场马拉松,不能因为一时的领先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未来也会是一片光明,也不能因为一时的跟头而一蹶不振,从此设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模样都藏在如今的踏实努力中。
7.皮囊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是多变的,真正使其高贵的是内里的心,当这颗心与自己的欲望和谐相处,与外界的诱惑圆润相处时,才可以保持其完整和初心。就如作者所说:我期许自己要活得更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和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我也希望自己能把这一路看到的风景,最终能全部用审美的笔触表达出来。
8.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为节制或者自我用逻辑框住,甚至掩耳盗铃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它终究永远在哪躁动起伏。
9.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他们。而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便是理解路过我们生命的构成我们本身的每个人。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10.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敬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