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说的“糕”字,这个“糕”却有点让人们情有独钟,肚皮饿了买个“糕”点充充饥,人们过生日买个“蛋糕”可喜可贺一下……。
如今“糕”字已没有时间躺在字典里打盹了,时常被人驱使着,繁忙得很!
这个“糕”字,现代《新华字典》解读为:用米粉或面粉等搀和其它材料做成的食物。这版本字典”说“搀和其它材料”,这个“材料”用词有点不贴切,故而我建议改为“食材”!
如今这个“糕”字,随着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弊端,人们思想大开大合,思维却打破旧的禁锢,字义又发生递变。举个例,有些权贵们为了他们的利益,为了不让觉察者侵害不到他们的“蛋糕”,于是,想方设法来保护他们的“蛋糕”,让他们肆无忌惮地享受这个“糕”,却成了贪婪者饕餮的肥肉。原先好好的一个名词,却又增添了贬义、形容的字义色彩。
由此观之,字义应该就多了一项“指代贪婪者的利益”,或其它更贴切的精辟佳释。往后拭目以待,应有定夺。
我好奇了数年文字之学,有一个心得,那就是:大多汉字的一字多义,都是基于时代权贵与人们追逐私利“畅享通吃”产生的。
还是说“糕(餻)”字的来历吧,今之“糕(餻)”字在唐朝公元830年之前是“杳无音信”的,《说文解字》、《玉篇》、《唐广韵》未见所录。再则,此时期前的“四书五经”与古文都“名”不见经传!这一时期的古人用“䭐”来代作“餻”。也会用左“食”、右上“艹”、右下“㶣”,来作“餻”字。《玉篇》对“䭐”字注解有一述:“郑玄注《礼记》干膋,餌糧,牾中膏以煎粮”。也就是说指“餌”,面粉做的食物。此种解释在当今理解法,针对“䭐”字读法,声母取“干”的声母即g,韵母取“膋”的韵母即αo,“䭐”读gαo。在《玉篇》中,古代文人作多音字用,另一种读yαng。解读为:指代食物——餌。
然而,宋《重编广韵》有对“餻”的收录,解读很简单,为:“餻糜”。《集韵》也是如此。
但清代《康熙字典》对“餻”字作收录,并有一项引用《玉篇》作述解,今追《玉篇》探究实则没有收录,收录的当指“䭐”、或“食+艹+㶣”两字其中之一。《康熙字典》引说的——左“食”右上“艹”、右下“㶣”这个字当然读“膏”。唐代《广韵(即唐韵)》有录。《康熙字典》解读“餻”字时,其中又提及《博雅(即广雅)》中有载,实则《广雅》中载录的就是上两者。代指或解读为疑似今天西南地区的——面蒿子粑粑。
这个“餻”字说来也蹊跷,与下面诸多文人有关。在唐代的公元772年,这年出生了三位唐代名人,一位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一位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乐天。一位是官至丞相的诗人李绅。
特别有趣的是,白乐天可谓是历史上最喜欢交文友的人,他一生交了一群好友,如刘禹锡(会昌二年<842>逝)、皇甫镛(开成元年<836>逝)、牛僧孺(大中二年戊辰年<848>逝)、张仲方(开成二年<837>逝)、裴度(开成四年<839>逝)、张籍(大和五年<831>逝)、李绅(会昌六年<846>逝)、崔玄亮(大和七年<834>逝)、李建(长庆元年<821>逝)、元稹(大和六年<832>逝)、王建(大和四年<830>逝),等等文人墨客……。
据史料载,公元836年9月,因刘禹锡,白乐天几人刚从外地仕履辗转于东都洛阳。也是正值年老花甲之旦,于是初九这天清晨,还活着的几位老友便敲响了白乐天家之门,邀约去登山庆祝重阳节。唐代过重阳节,也叫登高节,事前,约定有几人参加,就习惯做“餻”,餻中按参加的人数每人放四粒茱萸果搀入,并在面层上嵌镶成圆形,再放些菊花花片。行动时携带酒等食与物,踏上山顶,许个愿,祈个福,寻欢作乐,成了自然。
一生喜欢唱和诗句的白乐天与刘禹锡当然乐翻天了,当然,乐中也有忧,忧的是去逝的老友。在回顾过往人烟的喜怒哀乐,与好友们的相继撒手人寰,在这人生风景最美处,就共创了一首诗。即:《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诗曰: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缀。 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 移作就菊丛,<食+艹+㶣>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 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相望,六合何空阔。 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 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目欢悦。
这首诗显然是白居易,刘禹锡,等四位好友共创的,再说这年年前,刘禹锡被调回东都洛阳任职,直到去逝前,刘白俩家是邻居。史料说这首诗中“移坐就菊丛,<食+艹+㶣>酒前罗列”,是刘禹锡唱和的,当时他提议把“<食+艹㶣>”字改成“餻”字。白居易听了刘禹锡的想法,当然叫好,于是改成“餻”。可是创造发明文字不是那么随便的,放在任何朝代,私人或团体创造字官方是不认可的,不乏在特殊时期,会遭到牢狱之灾,甚至杀头。这一点,历史上是有例可举的。换句话说,只有皇帝颁布告示公布创造了什么字,社会上的人们才能采取使用。正因为基于这一点,这首诗没有流传。不知躺在民间哪位藏书文家的书柜里颐养天年,直至北宋的中后期出现。
这首诗诗中的“餻”字,也许是公元842年刘禹锡去逝后白居易才正式改用其字的。白居易公元846年去逝,所以,应当在这段期间正式载入。这段期间白居易写了篇诗集之序叫《感旧并序》,直述了元稹、李建,崔玄亮、刘禹锡去逝年份,还称他们是“四君子”,也是最突出的好友。“餻”字的灬也许暗喻“四君子”吧!
到了宋代第四任皇帝仁宗赵祯执政时期,大约庆历七年(1048)左右,宋祁(998——1061)当上左丞相,他作了一首诗,诗句说:“飙馆轻霜拂曙袍,糗飺花飲鬭分曹。刘郎不敢题餻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吾认为,白乐天的那首唱和诗,宋祁肯定还没见读过,宋祁才会写这首诗,也可以从这首诗中佐证,唐代刘禹锡——的确构思发明了“餻”字。宋祁写这首诗有几种目的,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弘扬刘禹锡发明的这个“餻”字,作为朝廷要职的他,有这个能力率性而为。于是“餻”字的应用逐渐普及。
吾发现几点恭维之处,古代汉字到了唐宋明三代,都有改革创新之举,且字数不少也很科学,比如宋,有的“食”部创新作“米”部,今粮食的“糧”等等,不得不说这是宋人智慧的靓点!
旁征引议,再借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遍插茱萸少一人”。来说,依据唐之风俗,登高祈福后,首先每人必吃糕中四粒茱萸果。“徧(遍)插”这个“插”字,也许是古人在这首诗流传初期抄印错了,把“<食臿>”字的“食”之部首改成了“扌”旁。读“tα”。<食臿>”字在唐代或唐代之前可通“插”用!因而明、清、近代文人冒然改为“插”。”<食臿>”字原本之意是米粉加其它食材做的饵糕。“徧(遍)<食臿>”:诗中之意就是“糕的周围”。
举个例:每逢春节年三十或年初一,中国有个传统,在吃团圆饭时,若有一位亲人远在他乡,因事务或其它特殊原因没有赶回家过年,这时,家人就会多添一碗和一双筷,或盛好饭菜依然占一席位,同时也会加一杯酒。
所以,唐代之亲朋好友、或全家过登高节,也是有如此传统风俗。糕上镶嵌的茱萸果也是按先前人数置放,去的人都吃过了糕层面的茱萸果,最后剩了,当然是缺少了人。
如果此说成立,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徧<食臿>茱萸少一人”。将如何解读?
吾认为,上述所有文史史事久远,具体细节谁也厘不清,故作个简单之述。最后补充一下,“餻”字新中国文改会后,简化成“糕”。
文:南中鹤飞
。参考史料:《旧新唐书》、《说文解字》(70年代本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1982版)、《玉篇》(清影印本)、《唐韵》、《宋重修广韵》(清影印本)、《康熙字典》、《白居易诗集》、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宋邵博《邵氏闻见录》、隋《广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