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跨界思维真不属于互联网思维。达芬奇一边画着画,业余还设计个机枪坦克直升机啥的,应该算是跨界了吧。咱中国人也不缺这个,明初有个叫姚广孝的,当着很有前途的大和尚,顺便还给朱棣当回军师,顺便就把建文帝给干掉了。
当然,跨界思维可不单是兼职概念,而是从产品设计研发、渠道推广到市场营销等多个层面。而跨界的可行性则建立在互联网的连接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多样性。举个例子,手机。早期的手机功能极简,接打电话,大哥大是也;往后,短信功能推出,把BP机给跨界整合掉了,那是MOTO和NOKIA的时代;再往后,手机能上网了,跨界到互联网信息终端,直接把MOTO、NOKIA的功能机给干掉了;如今这一波,又跨界到视频终端,把黑莓干掉了;再往后……弄不好轮到手机被智能可穿戴设备给跨界整合掉了。
所以说,跨界思维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互联网思维,只是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赋予了跨界思维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为什么呢?互联网在社会意义上的本质是什么?首先,互联网是由一个个代码表征身份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生命体集合方式,具有天然的平等性;其次,这些个体是以网状发散的形式相互连接,理论上,一个个体通过互联网可以以接近于零时间成本和零交通成本的方式与其他任意个体发生连接,这就具有了万物相连的可能性;第三,网际沟通的低成本,带来了协作的低成本;互联网空前密度的个体连接、碰撞与沟通,带来了思想和文化上空前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这几条叠加在一起,可以说明什么呢?说明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的包容度和接纳度空前高涨、跨界合作的成本空前降低、跨界营销的成效显著提升。既然这样,那就有得玩儿了。
此前的互联网跨界思维,其实偏向于跨界竞争,携“用户”大杀四方,跨界打劫,降维打击……有意思的是,小米跨界做手机,苹果、华为没挂,三星挨枪掉血;阿里巴巴做淘宝杀进终端市场,鞋服巨头基本没倒,倒的是百货和某些连锁经营的实体店;互联网企业玩儿O2O降维打击社区经济,便利店、小吃店、水果摊没倒,倒的是中型商超,当然,还有不少O2O自己。
这说明什么?说明跨界思维的杀伤力其实不在于入口垄断,也不在于大数据,甚至不是免费,而是提炼出了用户需求与产业链核心价值这两大要害。能够有效应对用户痛点刚需的开饭,似是而非老大装逼的出局;拥有产业链核心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的开饭,可有可无做不出用户黏度的出局,不管你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
那么要怎么用好玩转跨界思维呢?其实,回答好四个问题就够了:消费者有什么未解的痛点和刚需?你的跨界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为什么是你?靠什么存活?简单地说,光颠覆不够,还要创新,光击破重组不够,还要落地扎根。
……
以互联网思维之包罗万象,我还可以不断写下去。不过,凡事过犹不及,这个系列暂且打住,给大家也给自己一定的回味长考的空间。另外,面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也不知道某些结论的保质期、有效期能有多长时间,从颠覆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个时间段或许越短越好。
下一个系列,我正在考虑,到底是以兵法解读互联网经济,还是从国学经典入手。大家给个意见呗,直接评论留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