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很微妙,有时看得见,可有的时候,却觉得它似乎特别遥远,像是被隐形了,无论怎么摸也摸不到……
爱从我的嘴中,不会轻易地吐口而出。因为我觉得它很神圣,总觉得说出来好像就变得索然无味了。然而,在我的内心最深处,我又期盼自己可以对在乎的人,对美好的事能够表达这至高的情感。
所以,我时常问自己:作为老师,我都没办法表达爱,身为我的学生又怎么可能体会到爱呢?
2012年大学刚毕业我就参加工作了,选择回到了乡村任教,回到了这片养育我的土壤。有很多朋友不理解,总是会问我:“别人都往城市里跑,你却回农村,你想闹哪样?”“我不想闹哪样,只是想回去看一看。如果不行,我再出来。”这是我当时的回应。
那个时候,我的立场并没有多坚定,而促使我考回家的真正意图是在想:如若我成为老师,能否温暖孩子们……那些曾经在我心里的遗憾,我是否能够帮助,让他们的时光里多一些爱的回忆呢?
从小,我的父母就去外地工作了,我也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每逢过年的时候才能与父母见上一面,有时他们工作忙,连过年都不能团聚。当时,我也是老师嘴中的“留守儿童”。
而这份童年里留下的遗憾,让我回到了家乡,不是来触景生情,不是来寻找母校熟悉的身影,而是觉得我作为老师,可以为这群父母在外的孩子们做一些微乎其微的事。
所以,对于我班的娃们,我能够深切体会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时的痛苦和思念,他们内心是有多么地渴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陪伴他们的童年。可是,这终究是一种念想……
班上的娃基本上都属于“留守儿童”,迫使生活的压力,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留给娃们的总是无尽的等待,抛给父母的也总是止不住的挂牵……
我曾无数次在娃们写的作文里看到他们的真情流露: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够回来。每当看到别的同学在叫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个时候,我就特别'讨厌'你们,为什么你们就不在我的身边呢?”
“爸爸妈妈,钱可以少赚一点,我会很听话。你们可以回家吗?”
“家,对于我来说好陌生。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这样的家还是家吗?”
“爸爸妈妈,每天夜里,我总觉得特别幸福。因为,在梦里,我就能看见你们。熟悉的模样,熟悉的声音。可是,梦一醒,就什么都没有了。”
每每读到孩子们的独白,我的情绪总是会跟着娃们的心情而此起彼伏。哽咽,眼角泛红。我想,这更多的也是孩子们心里的呐喊。这样的爱,我该如何去满足他们呢?其实,我知道,这爱太厚重,太珍贵,是无价的,我根本填补不了。
毋庸置疑,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替代的。娃们内心对父母陪伴的深情,我怎么敢轻易地去替他们说出来呢?
除了游走在娃们字里行间的“告白”外,他们的那用手擦拭眼角的动作却在我的心里烙下了印记,挥之不去。
一次名为“我们的聚会”活动,每个人在小主持人的邀请下谈一谈对“聚会”的理解。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有别于往常的认真,一个个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聆听台上的发言,那聚精会神的模样直到现在还存在我的记忆里。
张雪梅一上来,接过周悦的话筒。全班都注视着她。然而,她这一低头,让我们不知所以。突然,她哭了,哭得很伤心。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学生不是因为批评而在我面前留下滴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我并没有上前去安慰,没有给她拥抱。我觉得,她有话要说,我想等她把话说完……
平静几分钟后,台下有娃递上了卫生纸,她擦去了眼泪。大家都屏住呼吸想知道她刚才为什么就哭了呢?
“看到黑板上'聚会'这两个字,我就特别难过。我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妈妈做的饭菜了,我都快要记不清妈妈炒菜的味道了。我从小就一直跟着外婆,是外婆外公带着我,在他们的照顾下,我渐渐地会说话了,也学会了走路。可是,我的心里总是惦念着爸爸妈妈,他们在远方好吗?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和我们一起团聚呢……”她的话还没说完,卡在喉咙里的难过压出声来。
站在一旁的我,却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助。我心疼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一转身,我眼角的泪水也止不住随着学生的伤感倾泻而下。当我转过头来,台下的娃们都在偷偷地哭,那眼里的红血丝“出卖”了他们。
然而,看到我哭的孩子们,用掌声的方式在带给我力量。我感觉到羞愧,明明应该是我要保护他们,怎么反而是娃们在鼓励我呢?
就这样,在持续的掌声中结束了这一次的活动。当我提起这次活动的意义时,许多娃告诉我:“舒老师,我昨天一回家就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他们说我懂事了。”这一通电话似乎就是爱的桥梁,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说出“煽情”的话?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因为电话那头熟悉的声音哭红了眼?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思念是否因为这通电话有所缓解?
我全然不知……
自此以后,我总是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我能不能再做点什么?哪怕冰山一角。因此,我决定,我要给孩子们不定期的制造一些浪漫,让他们感受到被爱的幸福,学会表达爱,学会去爱人。
上周星期四的“感恩节”,我做了一件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毫无防备的事……
星期四的第六节刚好是我的课,一走进去,娃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和我打了招呼。随即,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心怀感恩”四个大字。让每个娃说一说“感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全然不知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等娃们都说完,我从口袋里拿出了手机。娃们看着我,不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我还是一直保持着神秘感。直到我进入“微信”,接通第一位娃的家长视频,我示意让刘生喜上来。这时,娃们都知道了我的“图谋不轨”,大家都喜出望外。
刘生喜,这个平时爱笑的男孩从座位上笑着走上来,我把手机递给她。
“妈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吗?”
“我知道,今天是感恩节。”
“妈妈,节日快乐……”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眼眶不自觉地开始湿润。这么“近距离”地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妈妈,怎么不会感动呢?而站在一角的我却被他们的对话感动得一塌糊涂。
“宝贝,你是男子汉。你要坚强一点……”视频那头的声音愈发的模糊,此时的他们,在看着“心仪”的彼此,我感动这份真挚的有生命力的爱。
台下的孩子们也特别配合,当刘生喜把视频对准娃们,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阿姨,感恩节快乐!这声音震动了教室,震撼了我的心。
一个接一个,娃们陆陆续续地上来,又下去。从上台和自己爸爸妈妈接通视频的激动,到走下台神情的那种幸福感,我分明看到了浓烈的爱。这爱没有距离的界限,爱就这么直白地表露无遗……
爱玄幻,又神秘。但是,这常常让我觉得遥不可及的事,在娃们的激励下似乎开辟了一条闪闪烁烁的路。这路边,全是有关于爱的故事。
我想要走进这些孩子们的世界里,用我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会感受爱,传播爱,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孤单,不寂寞……
曾经觉得爱摸不透。现在,我好像一伸手就能被爱“触电”,爱就在我的身边,这群娃就是我嘴角的幸福,就是我嘴边“絮絮叨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