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上要到亦的婚礼时间了,也便想起了她的故事。
四年前,亦来到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充满期待;
两年间,生活忘了给她惊喜,平静如水;
两年前,黯然审视生活,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没有伴侣,没有稳定居所,没有成就事业。
生活似乎有点勉强。
当她和我说要回老家,回那个小城镇的时候,我诧异抬头,又低头沉思。
当时的我,犹豫是该从闺蜜的角度力挺她的决定,还是应该狠狠扇醒她的懦弱。换做现在的我,似乎也会考虑这个问题,再给个机会,我还会选择上海吗?
这周,有个好朋友发了个朋友圈要回杭州了,我问为什么离开,她调侃地说,太穷了。杭州的压力会相对好些吧,毕竟房子便宜些。
的确,面对高企的房价,打拼在北上广的年轻人要背负多少的压力。每每在拥挤的地铁站,在深夜的便利店,都会质疑刚来上海时,觉得每一次呼吸都是梦想的味道。
2
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切如你所愿。面对陌生的环境,空白的关系网络,你需要加倍付出去积累资本和资源,第一阶段也只能是生存之上,这是我们这一代抉择与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忧伤。在上海,你可以吃米其林,可以穿时髦的衣服,走路带风进入IFC,未来似如买入看涨期权,收益无限,但背后隐忍的艰辛或许是场血淋淋逼你成长蜕变的残酷。
最近,周围的朋友们总和我说,好焦虑,想赚钱买包买车买房,想创业赶超同龄人。似乎在这个年代,不焦虑才算不正常,哪有所谓的佛系青年,不过是为了掩盖焦虑、躁动。昨晚和一个好朋友聊到很晚,她脱了高跟鞋,揉着酸胀的小腿,瘫在沙发,经历一天不停歇的忙碌后,用仅存的能量喃喃道着,老娘,就是想要很多很多!
我不知道该安慰朋友应该放平心态慢慢来,还是鼓励地再给她一剂鸡血,毕竟要成事,必有付出。我也不知道多年后回头看拼尽全力的自己是感激还是遗憾。别人的经验只是文字或言语,无关乎轻重,自己的头破血流才是切身体会,关乎冷暖,择一城终老,并非如此诗意,尤其是你选择了北上广。
只身漂泊,都憧憬期待过,挣扎失望过,不甘心不情愿过。每次喧闹后的寂寥,痛哭后的平静,都踩着这个城市对于孤独过客残忍的苦涩旋律。此时,父母的一句“回家吧,孩子”,足以让你泪流满面,足以击溃你佯装的坚强表面。说家是港湾,那么搁浅停泊后,是否还得继续出发航行。
3
既然你有选择大城市的野心,就要用更强的决心去包容所要面对的一切。
常常会有说法,你出身的阶级已设定了向上爬的上限,无论你承不承认,很多先赋地位的差异,不是时间和努力能够跨越的。这种阶级意识自古就有,如汉谟拉比法典的上等人、平民和奴隶,如种姓制度的印度教等等,社会建立背后本就是人类的想象,而这些阶级制度也是自历史以来想象的产物罢了。
但这种消极的现实道理却也捆绑着众多在城市里摸爬滚打的人们。这两年写实的《欢乐颂》和《人民的名义》,便将“阶级”“地位”这堵横隔在人们中看不见的高墙,大白于世人面前。那些被禁于城墙内的人,终于明白,常年感受到的沉闷焦虑,无可奈何,以及怎么踮起脚尖都够不着梦想的失落,究竟来源于哪里。
看着这么拼命的她,好生怜惜,也突然让我想到了《东京女子图鉴》中的绫,她从小就想要很多。有一幕画面浮现,绫挣扎于欲望、现实,她想和生活握手言和,坐在秋田县的乡间长椅上,那一句“你现在对于我的这份优越感,因为现在的你正是十年前的我”,深深打在我心上。
当“阶级固化”这个名词出现在我们眼前时,至少我不会斩钉截铁地去否定它的存在。就一点,即选择发展于大城市,就是源于跳出阶级的欲望。像上海,寄托了多少改变命运的想法,因为这里机会无限,充满可能性,而这个时代也恰恰上演着逆袭的传奇故事。
但除了物质资源、社会资源之外,阶层中最核心的差异往往在于文化资源,即从小耳濡目染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家长都拼了命选择优质的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需要有一份丰富的简历,常常和长辈矛盾于带孩子的方式。有一句话:“贫民阶层的教育是规矩,中产阶级的教育是才艺,精英阶层的教育是决策。”
所以欲望也好,跳出阶级也罢,拼命地挤入大城市,为了便是换得一次机会。看清了,把目标设地踏实些,心态会平和些,从容看待得失,理智面对挫败,去珍惜真实的幸福感。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抬头仰望看到的不是诗和远方,而是厚厚的雾霾和眼前的苟且;但这也绝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阶层在流动,你向上跳跃,够得着梦想。
4
最新的一份城市排行,上海跻身入第一。如题问自己:再给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上海吗?也许我还会点点头,习惯了这里拥挤的地铁和遍地的便利店,喜欢这里的小笼包和下午茶,拒绝不了这里的灯火阑珊和川流不息。
假期回家也有亲戚问我,他们孩子该不该选择像上海的大城市,其实随着新一线城市说法的出现,之后城市群的概念会愈加盛行。另外像杭州、武汉都是非常有潜力的城市,目前的人才争夺也是很激烈。像杭州,呆了四年的城市,每次回去都愈加喜欢,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BAT其中一员的所在地,还有基金小镇等各类金融发展;而武汉的人才输出能力优势,交通枢纽优势,都可以预见不错的未来。所谓“智者见于未萌”,选择新一线,生活成本远低于北上广,但发展空间和人才储备会出现一个跃迁,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机会。
不过都是自己的选择,还是遵从自己的想法,亦回到老家的生活也很棒,成家立业,享受着豆浆油条的亲切和暖暖的慢步调。而我,仍在上海,努力追寻。说白了,生活很简单,不就是摔倒了,爬起来,擦擦泪,继续昂首挺胸地走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