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个小型的高中同学聚会,有人爆料说小何已经是某快消品牌华东地区销售总监了。大伙听了后,都笑了笑,并不觉得惊讶。
小何的成绩在高三之前在我们班都是中游水平,按照正常情况下,他的高考成绩能够达到一本分数线。不过事情到高三之后慢慢有了改变,小何的模考成绩越来越来好。高考甚至超常发挥,排名全班前5,最终被上海的一所985院校录取了。
为什么高三他的成绩会进步这么多呢?很多人都觉他是一批黑马,不过作为他的朋友,我并不这么认为。
哪有什么突然爆发,突然爆发不过是厚积薄发。
01其实并没有黑马
黑马一词最早起源于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年轻的公爵》,里面有一段关于赛马的描写,讲述的是一次赛马中,有两匹赛前就被看好的种马一直位居队伍前列,不过比赛后程,一匹不起眼的黑马突然奋力追赶,最后率先抵达终点。
这部小说没有多出名,不过“黑马”二字却慢慢出圈,现在用来比喻那些在比赛或选举等活动中出人意料的竞争者。
在我看来,黑马为什么能取胜,因为他足够优秀。
每年春节档,都会有大量中外电影上映。尤其是今年,在经历了漫长的疫情后,21年的春节档迎来了近年来的最高峰。今年的电影也格外的优秀,有20年春节档因疫情延迟上映的《唐探3》、有国产动漫里程碑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哪吒重生》、大牌云集的玄幻武侠《刺杀小说家》......
对于处女导演贾玲来说,春节档的竞争格外激烈。不过上天格外眷顾努力的人,初三之后,《你好,李焕英》的排片量超过了《唐探3》,这个上映前一度预估总票房会超过50亿的爆款。这个结果无疑是令人惊讶的。
截止作者完稿时,《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已经接近53亿,距离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战狼2》只剩下不到4亿的差距,超过只是时间的问题。
好的内容,好的产品,在某个特定的契机下,他就有机会成为一部爆款。19年的《流浪地球》、18年的《红海行动》无疑都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都是黑马,他们又都不是黑马,因为他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02黑马是厚积薄发的必然选择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们成长了哪些?”
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每个工作阶段,到底我们所谓的成长,它的本质是一种积累。”
深以为然。
只有地基打得劳,才能建成雄伟的建筑;只有在某个行业深耕,才能取得优秀的职场里程碑。
凭借着《上阳赋》中精湛的演技,演员周一围越来越火了。笑得洒脱、打得精彩。不过让他展露头角的,还是电影《绣春刀》中,对于大师兄丁修的演绎。
丁修是个武艺高强的江湖浪子,总是要挟自己的师弟,换取钱财。初看时,你会觉得他不过是个贪财好色的投机者,为了钱财不顾师兄弟的感情;不过细究之后,你会发现,他是个很孤独的人,是真正爱他师弟的。潇洒恣意、桀骜不驯,这些在他身上尽显。
周一围完美的诠释这个角色,也逐渐走到了大众面前,最终有了如今的地位。时至今日,每当刷到丁修的短视频时,下面点赞最多的都是"十年龙套无人问,一句加钱天下知。"
是啊,如果没有10年龙套生涯对自己演技的打磨,当然也就不会有“加钱居士”这一雅号了。
周一围就是这样的,他是一匹黑马,他的黑马形象源自10年如一日的努力。
黑马不是一日诞生的,他是厚积薄发的必然选择。
03黑马是另一种千里马
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曾说过: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厉害的人不一定初期就展露头角,但是经历岁月的洗涤,他一定会取得不可思议的成就。
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直到42岁才开始创业。而他的创业项目,不过是每天走街串巷,贩卖小商品,你可能会惊讶,为什么最终他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源于他在这些小生意中找到了商机。
因为长期去一些乡镇农村,宗庆后慢慢发现很多孩子的身体不是很健康,长期营养不良。于是,他找到了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朱寿民,二人一拍即合,合作研究营养液,这才有了娃哈哈的诞生。
靠着敏锐的嗅觉,娃哈哈越来越知名,2010年一度被福布斯评为“中国首富”。互联网兴起后,实体经济逐渐走向萎靡。他又力排众议,大胆的将娃哈哈也拿到线上来售,主动拥抱新零售,最终2018年娃哈哈销售又一次迎来增长。我想他就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为什么宗老可以成为业界传奇,因为他本身是具备优秀领导者的各种素质。
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种能力,知止而后定,明白自己的归宿,全力去做一些事情,也许初期没有那么突出,但总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所以哪有什么黑马呀,黑马就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