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婆媳关系是最复杂最让人头疼的,可是当一个男人为女人入赘的时候,和老丈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差于婆媳关系。
外公年轻的时候是一家企业的副总经理,在镇上很有威望;可惜的是膝下无子,外婆生了三个女儿之后便因为身体的缘故不宜生育,这也就断了外公的念头。
所以在我母亲适龄的那几年,外公着急地为母亲选夫,想要通过招婿的方式,把希望放在下一代的身上。
那个时候,叔公正好从部队上下来;叔公在部队上是军医,可惜的是没有上过战场;在转业回来之际,自学了会计,恰好镇上的一家钢铁厂招工,叔公便入了厂,做起了专职会计。
外公和叔公的认识也是因为两家企业有业务来往,外公经常去叔公的钢铁厂谈事,在厂长的介绍下,外公认识了叔公。
因为外公也是会计出身,所以第一眼对叔公还是挺顺眼的;叔公大概是因为从部队上下来的,身上特别显得有精气神,和外公的对话不卑不亢,这让外公格外的欣赏。
在一两年的接触下,外公经常和叔公一起喝茶钓鱼,谈一些业务之外的事儿;在某一次的交谈中,外公得知了叔公的侄儿年纪和自己的大女儿相仿,心中便生了要见见的念头。
叔公也是善于观察,在外公刚起念头的时候,便在一旁暗自决定下一次的见面一定要带上自家侄儿。
没过几天,叔公带上了侄儿,也就是我的父亲;来到了我外婆当时承包的鱼塘外,那个时候母亲还在鱼塘里忙着活,农村里的孩子早当家,老大的责任自然是带好妹妹,帮着家里忙活。
外公老远看见叔公两人,便高兴地把他们迎了进去;不用叔公多说,外公的眼光就一直盯着父亲,父亲当时还是从山里出来不久,自然被外公犀利的眼神吓住了,不爱说话的父亲也不说话,只能直立立地站着,对视着外公,承受着外公的目光。
父亲的行为在这时的外公看来,这孩子不在自己的眼光下躲闪,还能如此;嗯,有一番样子。
叔公带着父亲来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亲事,在外公一番打量之后开起口来,让自家侄儿缓上一口气。
母亲在外婆的带领下为外公和叔公端上了茶来,外婆这般的意思也是想让自家女儿看看清楚父亲当时的样子;在母亲走出来的时候,问到母亲的感受。
母亲在父亲的教导下,好歹也是上过高中,自然眼光不会对一般的人有太大的兴趣;而当时的父亲自然不会让母亲有一丝的心动。
可是当时的小城,做主的是外公老一辈的人物;即便当时已经改革开放了,在婚姻思想上,更多的还是奉行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母亲即便是不喜欢,也不能打消外公的招婿的念头,更何况外公为了不让男子在婚后对母亲压倒性的优势,自然是对当时的父亲满意不已。
外公的念头很简单,招婿不能招过于强势的人,最好是老实人;这样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女儿自己不会让男子欺负,男子也不会对自己有太多的虚与委蛇。而当时的父亲,正好符合自己的设想,所以自然对父亲格外的喜欢。
母亲其实在外公为自己选了这样的夫君很是不愿意,甚至对外公带上了恨意;可是外公的威严不是母亲能够反抗的,若是母亲上过大学可能外公还压不住,可偏偏母亲高中毕业便去了外公安排的工厂上班,自然断了这条路。
在外公和叔公的操作下,父亲和母亲两人很快在民政局登记领取了证书,并且办上了酒席;母亲在不愿意的情况下,终究还是嫁给了父亲。
婚后一年的时间,母亲便怀上了我,父亲也在外公的安排下,和母亲一起在一间工厂里上班;工厂离家只有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这方便的父亲回家照顾母亲,帮着家里做农活。
在腊月初八的那天,本是该过节日的,却因为母亲待产,全家人都在待在医院里;但是恰好父亲当时在工厂的工作走不开,只能是在深夜十二点夜班下班的时候赶到医院去。
可能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因为父亲的晚来造成了和外公多年的怨恨。
母亲在深夜十二点半的时候生下了我,外公一看我是男孩子顿时开怀大笑,一辈子的愿望终于在孙辈身上得以实现;还没等外公得意,母亲便提出了孩子的姓氏。
外公在这几年的接触下, 本来觉着对父亲有所亏欠,即便是入赘了,也想着等孩子生下来后让孩子跟着父亲姓;可是母亲这一出让外公很是意外,外公盯着母亲虚弱又倔强的脸上,透露出的是一副坚决的信念,这时外公便明白今天除非答应母亲的请求,否则自己的大外孙可能会出意外。
父亲赶到医院的时候,母亲抱着我早早睡下了,外公一行人在房间外等着父亲;父亲一脸焦急的模样让外公心中一软,可是想着母亲那般坚决,只好狠下心来,告诉父亲孩子姓氏的事情,把这件事自己给担了过去。
父亲不愧是外公看中眼的人,那性格里的老实忠厚被外公狠狠地抓在手里,父亲对姓氏的问题没有深究;可是老实人性格确实是老实下来了,内心里终究还是对外公产生了怨恨。
在山里从小的教育便是传宗接代,孩子不能跟自己姓自然是莫大的耻辱;虽然外公对父亲说,孩子跟着母亲姓,名还是取了父亲的姓氏。这般让父亲心里还是好受了些。
在我出生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我渐渐明白了当初母亲对自由的渴望,对外公执念的释怀,对父亲心中怨恨的理解;终究是时代成就一代人,外公,叔公,母亲,父亲,都是这时代里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不能翻云覆雨,只能在这时代的浪潮下随风而去,成为大海里的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