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继续阅读沈丽新老师的《让学生看见你的爱》28—31页。阅读了两小节内容,读“适当随顺学生的天性”思考:我们多数的老师做法恰恰相反,总是把眼睛死盯在学生问题上,盯在班上那几个有问题的学生身上,“死死咬住”不放,这就导致师生关系出现了隔阂,甚至产生了对立,双方都很痛苦,不妨适当随顺学生的天性,从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泥潭”里解脱出来。适当随顺学生的天性,这不是一般的教师能够做到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包容的智慧、课堂管理的智慧、忽略的智慧,“不要试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一个习惯不好的孩子,”这句话说的太经典了,”我们要向沈丽新老师学习。读“布置家庭作业的边界意识”思考:教师和家长确实需要各自厘清自己的职责。互相做好自己份内应该做的,不越界,不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推给对方,教育会更好的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才会更好的成长。
2023年3月25日,继续阅读沈丽新老师的《让学生看见你的爱》32—38页。今日阅读思考: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一个心中装着学生的老师,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儿童的立场观察、思考、处理学生问题的老师,是不会把“白痴、弱智、神经病”之类的带有侮辱性的词语经常挂在嘴边上的;处理学生问题,把学生带至办公室,有时的确会打扰影响其他老师办公,今后应该注意;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种艺术,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与家长沟通,以免让孩子误以为我们是在向家长告状,从而背离了和家长谈心的初衷,还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恶化;“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赞同这一说法。我对小学、初中时的张秀敏、高孟林、高慧娟老师总是念念不忘,包括上职教中心时的班主任李玉平、杨志纯老师,每每想起他们时,心中总是充满感动与温暖,他们何尝不是我走向教师岗位的重要他人呢?孩子们毕业离校之后多年仍然来看望我,甚至是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也不忘回来看望我,聚在一起每每聊天的时候,谈论到上学时那些有趣的事,孩子们总是眉飞色舞,兴奋不已。原来我也成了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可悲的是,身边的有一些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正如文中所言,“作为孩子们的重要他人,我们给孩子们的是温情,是理解,是宽容,是爱,要用我们的身影和鞭策,托起孩子们的明天,要将我们的期望和教诲化成孩子们前进的动力。”
2023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