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了解,他们有能力处理。
二,不要修复解救,或试图说服孩子放弃感受。
三,认同孩子的感受,我能看出你真的很生气,沮丧,伤心。
四,然后保持沉默,相信孩子能处理。
感受是什么?从小到大你是不是经常听到大人说:”不许哭!”,总之哭是件可耻的事。认同感受是什么?“看起来你真的很难过”,哈!压根儿没人和我这样说过话!
举几个例子:
一、孩子刚买的心爱的玩具摔坏了,大哭。你会不会说:
A、“不就一个玩具吗,妈妈再给你买一个!”
B、“我刚才就提醒你小心,看看,果然摔了吧!”
C、“一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
认同感受的说法:
“玩具摔坏了,你一定很难过”
二、孩子和小朋友约好了一起玩,小朋友爽约,孩子伤心地大哭。你会不会说:
A、“不来就不来呗,你可以找别人玩!”
B、“他为什么不来,一定是因为上次你抢了他的玩具”
认同感受的说法:
“你穿好了蜘蛛侠的衣服等着让小朋友看,他已经答应你了但是没来,你一定很沮丧.”
三、孩子兴奋地拿回家一个毛毛虫。你会不会说:
“天哪,赶快把虫子扔了!”
"你这傻瓜孩子!”
认同感受的说法:
“哇,你找到了一个毛毛虫,在哪里找到的,能跟我说说吗?”
介绍认同感受时,有一个家长说:“这说的简直不是人话!”,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人和我们这样说过话,这基本上是门外语,说着别扭,估计听着也假。我观察了这么长时间,发现家长主要有以下几个障碍:
1."我还不爽呢,还要认同你的感受?”
你受不了孩子哭其实是因为自己,和孩子无关。也许在你的内心中有一个小小孩曾经因为哭被训斥,那个小小孩长大了,玩具对TA已经毫无吸引力,但曾经被压抑的感受仍然躲在那里经常出来作怪。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也和你一样,请善待他的感受。
但你也不必强颜欢笑,可以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说实在的,我被毛毛虫吓了一大跳呢!” 这样你以身作则地让孩子看到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2.“我要认同你的感受你还不哭个没完?”
情绪不会是永久的,孩子的情绪得到认同后会彻底的释放,她们不会像上了发条的娃娃一样哭个没完的。
认同感受让你和孩子之间建立连结,而且他只专注处理自己的感受即可,不必还要忙于处理来自父母的雪上加霜,因为无论安慰、建议、帮忙、分析、批评其实都是一种拒绝。
3.“认同完感受,怎么办?”
可以什么都不做。
家长们真是恨不得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一股脑地输入到孩子的大脑芯片中,你的孩子比你想像中的办法要多得多,只要你给他机会,认同感受就让孩子回到理性脑的状态。
4.“难道孩子可以为所欲为?”
感受没有对错,但行为有对错。
人可以生气、嫉妒、愤怒、失望、烦躁,但不可以打人、骂人,对孩子如此,对大人也是如此。
作为家长,我们要教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和自己的行为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的任何感受都是可以的,都是能够被父母接纳的。但同时,行为则是另外一回事。这就好比,在我们感到生气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打人或者我可以砸东西。认可孩子的感受,是家长跟孩子之间建立感情连接的最佳方式之一。一旦孩子们的感受得到了认可,并且在他们有很多负面情绪的时候,有机会能够平静下来,他们往往就会愿意接受,并且考虑新的信念和行为,正如我们经常说的那个样子,只有孩子们感觉更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有个情绪管理大师的朋友打电话给她,说,来吧,我需要你跟我的情绪呆一会儿。是的,不需要解放,不需要修复,不需要安慰,甚至不需要“认同”,仅仅只是跟他的感受呆在一起,就很好。但这并不容易。我们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有感受是不好的,我们必须压抑自己的感受以“委曲求全,顾全大局”,但压抑久了结果会怎样?情绪的大爆发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我们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感受背后的需要,学会满足自己,然后让这个重新成长的自己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会和自己的感受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