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材,2012年版,第158页)上讲:
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还说:
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比如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的物体时,就会感到愉快,他们喜欢被拥抱和被触摸。恋爱中的男女,触摸会使感情迅速深化。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而且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不经意的触碰,牵手,拥抱,仿佛可以直达灵魂的感受让多少热恋中的情侣曾经刻骨铭心!
刚出生的软萌软萌的小婴儿也让多少年轻的父母忍不住抱了又抱,亲了又亲!
只是随着婚姻生活渐渐失去新鲜感,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这种新鲜与软萌渐渐消失,必要的身体的触碰也渐渐减少,甚至消失。
而ME TOO运动又暴露出很多不该发生的身体接触。针对某一事件中的两个人,尽管众说纷纭,支持哪方面的都有,活生生变成了罗生门,但不管事实如何,这足以让我们警醒:
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是要考虑到伦理,道德与法律的。
毕竟,好看的姑娘,软萌的宝贝,那也不是想抱就能抱的。
可以抱,应该抱的人,却失去了拥抱的欲望。
这样看来,只要没危险,似乎与动物的身体接触来得就比较方便与安全。
“吸猫”“吸狗”“吸”各种宠物的年轻人很多,牵着狗满大街满公园溜达的大爷大妈也很多。
看了看已经比我高出接近一个头的儿子,我在琢磨:养只猫好呢?还是养只鸟好呢?
还没琢磨明白利弊,儿子开始问我各种不靠谱的问题,不想理他,装没听见。
结果儿子蹭到我旁边,发出小婴儿一般的假啼声,娇滴滴地喊我:妈~妈~你回答啊~
汗毛都竖起来了。
得!我得把时间分配给我们家的小祖宗了!
这个调调,谁也扛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