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过去几关于财报分析的书,我在这里大概总结一下步骤,具体细节分析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做记录。
关于财报,首先要知道的是以下几点:
一、报告期
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做财报。根据报告期不同,分为一季报、半年报、中报(也就是半年报)、三季报和年报。
每个报告期都有最晚发布时间限制,按规定,一季报要在四月份底之前发布,中报要在八月底之前发布,三季报要在十月底之前发布,年报要在次年的四月底之前发布。
二、数据含义
在我刚开始了解财报的时候,想当然的认为:三季报,肯定是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咯,那它里面的数据肯定是从6.1到9.30这段时间内到统计数据咯。然而,并不是。
一季报好说,就是1.1到3.31这段时间的统计数据;中报(半年报),指的是1.1到6.30这段时间的统计数据,而不是4.1到6.30的!同样,三季报也是1.1到9.30的数据;最后的年报,也是1.1到12.31的数据。换句话说,不管是哪个报告期,里面的数据代表的都是年初到当期最后一天的累计数据,而不是只对当期内对数据做统计。
另外,每份财报里的数据还有一个上期数据,这个也是去年对应报告期的数据。而不是上个季度末的数据。(不过,在网上我看到过另一种说法:恰恰相反,这种说法的意思是,上期就是指上期期末的数据,而不是去年同报告期的数据。关于这点,可能是我的搜索方法有问题,也可能现实中的确有两种统计方法,还有可能的确是只有其中一种说法是符合规定的,以后我会针对这点做补充,不过目前来说,我还是觉得括号外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有专业做这方面工作的小伙伴,有时间的话可以私信我指点一下。)
三、审计
按规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是必须要经过审计才能对外公布的,而这个审计工作,就是由会计事务所来做的。
对于中报,可以不经审计,但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审计:
(一)拟在下半年进行利润分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弥补亏损;
(二)根据中国证监会或者本所有关规定应当进行审计的其他情形。
除了年报、中报,一季报和三季报,没有规定强制审计,也没有针对特殊情况要求审计
从时间顺序来说,当特定的时间点一过,比如,每年的12月31号刚过,那这一年就过去了。从这一刻开始,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就可以开始针对刚过去的这一年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了,当然,也有一些工作可能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的经营工作的进行已经在不断的更新、维护了,但总起来说,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是由上市公司自己来负责的,而不是由交易所、券商、证监会等其它角色来负责。
既然财报是上市公司自己负责编制,那我怎么能确定你上市公司自己说的数据就是公允的、合理的呢?明明你是亏损10个亿,你偏偏要编制一份假数据,从假数据上看,你反而是盈利2个亿,我要是根据你这个假数据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我找谁说理去?
在我开始看关于价值投资方面的书之前,一直以为在股市上就只有这么几个角色:上市公司,交易所,券商,投资者,证监会。可后来,我看了书才知道,原来,还有另外一个角色,那就是会计事务所。上面提到了,每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是必须要审计的,另外,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上市公司的中报也是必须要审计的。这个审计工作,就是要由会计事务所来负责了。
要注意的是,会计事务所是独立于上市公司的第三方机构,并不是隶属于上市公司的。如果是隶属于上市公司的话,那这审计工作也一样是形同虚设了,还是上市公司自己发布、审计自己的数据,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上市公司做好财报数据之后,如果是需要审计的财报,那就会有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来负责这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就是针对上市公司编制好的财务报表中的每一项数据去逐一核实,审计工作者要看的是:
1.数据是否合理。比如,如果某项数据按会计准则,是必须要归到固定资产里,而上市公司将这项数据写进了流动资产里了,那就是不合理的。
2.数据是否准确。比如,查看银行账户资金流水记录之后发现,截至去年12月31号,你账上明明有100块钱,可你数据表格中写的是10000块钱,那这个数据就是不准确的。
当然,具体的审计工作细节都有哪些,对于我们来说,没必要了解的非常透彻。因为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做完审计工作之后,会给出一个审计意见,通过这个审计意见就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最终公布出来的这份财报数据是否可靠了。
审计意见的类型分为5种: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其详细含义在这里:附:财报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含义
要注意的是,只有经过审计后的财报才有审计意见。由于审计工作是第三方角色也就是会计事务所负责的,因此,审计是要花钱的,而这个钱,是由被审计的上市公司来负担的。上市公司的钱是谁的钱呢?是上市公司股东们的。所以,目前看来,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报,基本都是能不审计就不审计,比如一季报和三季报,都不审计;如果经营状况良好或者不至于很差,只要不触发必须审计中报的条件,那中报也是能不审计就不审计;年报就没办法了,按规定是无论哪家上市公司都是要审计的。另外,对上市公司来说,不审计财报有以下几点好处:省钱;减轻上市公司财务部工作人员对负担,毕竟少了很多工作;不用审计了,就没有裁判员了,可以短期内安排财务部做一些小动作,来迷惑一下外部角色。
关于审计意见,以我的理解,只要看到不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直接扔到一边吧,连看不用看了。如果在发布财报之前就已经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了,之后才发布的不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财报,以我现在的认知水平,我若是碰到这种情况百分之九十九是会选择脱坑的。
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发。千字千元,明码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