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报道“不解决这三个问题,直播平台只能等死,你常逛的几家直播平台,很可能明年就不见了。”
三个问题:
1.直播平台三大普遍现象“大胸、大V、话题的大尺度”,同质化严重,200多家,有多少家可以生存下去?
2.大部分人为好奇心而看,如何保持长期的流量,有的平台利用机器人假装围观的景象,他们能走多远?
3.数亿用户量的QQ、淘宝等平台进入,其他平台还有多少空间。
我了解的直播
我记得第一次接触直播软件是在15年11月份,有个朋友介绍一个叫17的直播软件。我看了一下,上面有一些美女帅哥直播他们的生活与观众互动。我当时感觉它是很新颖的交友平台,感觉他们特别开放,我看了一次,觉得没多大意思,就把软件卸载了。
16年3月开始火,我也不理会。
第二次使用直播软件是在2016年5月份中旬,那时候非常之火了,媒体都在报道直播的相关资讯,据说有2亿的用户量。直播这么火,我也要顺应潮流,然后我就下载了几个直播的软件,看看直播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其实没多大吸引力,只是贪新鲜。
这一次看,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炒面大哥竟然可以吸引3万的同时围观他炒面。今天看了一下有32万关注他的账号,他炒面真的这么好看吗?
小米直播、斗鱼、映客、看他们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美女聊天、游戏直播,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教英语、教炒股、野外生活等。
我曾想过,如果我直播,我会直播什么?工作,煮菜,睡觉,读书,跑步,打乒乓球,说故事,说自己的经历... 对我而然,没有值得直播的。作为一个没有什么特长的人,吸引不了别人观看。
自己直播不了就看名人吧!一些名人在上面做新的尝试,罗胖在上面拍卖书,雷军在直播飞行器新品发布会,张杰直播煮饭。他们吸引数万甚至百万的人观看。
有一句话挺有道理的。性是第一生产力,无聊是第二生产力,免费是第三生产力。这可能解释直播这么火。
存在有何意义 ?
1.满足玩游戏的人与屌丝的某些需求。
2.满足某些人当网红的需求。
3.直播软件公司可以通过软件挣钱。
多数人看直播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满足了好奇心之后,很有可能再也不用直播了,因为上面真的没有什么营养的东西。
直播疯狂的生长
在5月份的时候大概有116家的直播,现在过了大概3个月又多了几十家变成200多家。
新需求出现,无数的创业者创业,也有无数风险投资,带给了互联网产品的野蛮生长。这可能是一场泡沫而已。年底应该有结果了。
以后的直播可能只是一个附带的功能,就是比如,在购物网站上,有附带一个直播功能;交友的软件,会有一个直播的功能。
对待一个新的事物(比如直播软件)
保持好奇心,尝试,不要觉得说某某原因就不尝试了。
存在即合理,思考为什么会存在。
这是一个恐怖的知识变现的时代,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所积累的人,遍地黄金。你可以直播炒面来挣钱,你可以直播玩游戏来挣钱,你也可以开一个付费的订阅栏目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