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孩子的对话里,藏着你孩子的人生

今天在一篇公众号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与孩子的对话里藏着你孩子的人生。

看到这句话之后,非常有感触,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他人与孩子的互动语言是怎样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大家经常会说这样的话:我的孩子很聪明、我的孩子很努力、我的孩子总是出错、我的孩子很内向……殊不知这些话就像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它会把你对孩子的各种评判封印到孩子的身上。

所以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只有深刻理解了这句话,你才能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尽量不伤害到自己的孩子。

疫情期间,姐姐为外甥女看四岁的外孙大树,大树很活泼、好动。姐姐很疼爱孩子,孩子和她待一起的两个多月,孩子胖了很多,但姐姐告诉我说,孩子并不喜欢她。

我问了其中的细节。原来大树尝试去做一些事情,但总是做不好,这个时候没什么文化的姐姐总是说他:你这个老闷(闷就是笨的意思)。这样的情境出现几次过后,当孩子再做事情不成功的时候,自己就会说自己:我这个老闷。

姐姐成功的把“闷”的品质重在了孩子心里。

她不知道,小小孩几乎全盘接受外在的各种事物,包括对他的各种好或者不好的评判。这些评判就像一粒种子,种进他们幼小的心灵,他们就认为自己真的就是那样的孩子。

大树内化了姐姐对他的这个评判,他认为自己很笨,就会产生很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会坚信自己做不好,为了不再体验那种失败的感觉,于是他就不想再去尝试探索新的事物。一个不愿意去探索世界的孩子,他的大脑得不到锻炼和刺激,发育会受限,久而久之他真的成为一个很笨的人。

如果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不成功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说:没关系,做

事情遇困难是正常的,我们一起看看想个什么办法能够攻克它呢?多做几次就会越来越好。

这个时候孩子在你这里收到的是接纳、是鼓励、是陪伴,他们就愿意去面对那个困难做下去。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内化一个信念:做好事情遇到困难很正常,多做几遍就好了。这种内化的信念也会跟随他们一生,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勇往直前,他真的成为了你嘴里那个不怕困难、多做几遍就好的孩子。

我对姐姐说:你先不要带大树了,你先去听听李玫瑾老师的课程吧。

与孩子互动的语言非常重要,你与孩子的对话里藏着你孩子的人生。

不仅仅是和孩子,在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们的对话里藏着你们的情感、友谊、合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