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柳林风声》肯尼斯.格雷厄姆【英】
周五那天清晨,姐姐发到群里,点开一看:原来,三月十二正是花朝节,喜欢这样的日子,想来与这个周的综合实践“传统节日”相契合。但因整上午的家长开放日,下午三节课里两节的校本课,我选择在自然笔记的课堂中与孩子们分享。中午做了课件,搜集了资料。课堂上,孩子们看着在耳边别着花儿的古人,窃窃私语,都笑了。当介绍十二花神时,脑海中不断搜索着,烟台的哪些地方有着这些花儿,除了芙蓉、山茶不得去处,其他仿佛植物园都有。不禁跟孩子们约定,十二月里赏花神,孩子们欢呼雀跃,我也满心期待。有些小小的心意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生成,诚如上周六下午一家三口游植物园时,偶遇紫藤花长廊,走进一看满地的种子,一颗有色彩,一颗有一颗的质感,想到了《荷花》里那句: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课堂上,我掏出在料峭的春风中与女儿一起捡来的种子,放在了桌子上,让他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孩子们观察着,告诉我:每一颗的形状、大小、色泽,甚至质感也都有不同。的确是啊,捡起来捧在手心里时,一旁的女儿说:好像纽扣哦。是啊,这样的纽扣缝在衣襟上,千姿百态的感觉,仿佛把自然装进了衣柜,想来好美。
孩子们知道是种子以后,我把种子送给大家,我提议回去发芽试一试,看一看能否真的种出一棵紫藤花树。我也好期待,但心底总觉得:那么一棵树,小小的种子真的可以吗?在我的认知里,种子长成草很常见,但对于一粒种子成为一棵树,总有一种不可能的假设。
那天下了班,带着女儿去植物园看花开,与腊梅一起待了足足一小时,芬芳里,女儿说,此时的植物园很安静,只有不知名的鸟儿鸣叫。我们迎着月亮走出,女儿轻生跟植物园的腊梅花、野草地、大树林,还有天空月亮轻声告别,我也仿佛在这一小时里把一整天的疲惫化解,带着满心的满足回家。那时候,天已黑。
也就是这个周末,回到老家,跟着姥姥姥爷去春耕。看到冬天里被刨了的苹果树,在地底下的根不经意间长出来长长的枝条,我跟女儿轻轻拔出来,只见地底下已经有了丰满的根须,不禁感叹。地头边也就是大山,山上长满了树枝,我问道:这些树都哪来的?老父亲说道:现在上山捡柴火的不多,经年累月就长大了。我问道:童年时为什么不觉得这些树的存在?父亲笑了笑,那会你哪注意到了。是呵,望向山上,那些旺盛的酸枣树、榆钱树,还有小时候跟爸爸用捡来的银杏种子种树苗的记忆慢慢涌来,原来一颗种子真的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只要去耕耘,只要愿意等待。
有些事情,所谓的热爱就是无时无刻。可能是在水塘边抓虾时,以为抓到了,却又两手空空时,想到的“抓虾”与“抓瞎”,忙查了“瞎”的汉字字源,想来觉得也真是有趣,文化在于生活,也在于趣味。也可能是与女儿玩起了高粱杆子时,想起童年手作的灯笼时,做出来的一朵花,心里也乐坏了,忙跑过去把地头边的高粱杆一股脑折下来,抱回了家,想来下周的自然笔记课堂又有了素材,恰如上周的“种子”创意,有点找回了去年春天的自然笔记的感觉。
只记花开,不记年。年年相似,却日日不同。
这周零星点点开始着手重读儿童经典,首选的是《柳林风声》,一晚上读了大半,与第一次读的感受不同,第一次沉醉于情节不能自拔。如今,慢下来,读里面的文字,在文字的描绘中仿佛自我在柳林的风声中得到治愈。
想起几年前困扰自己的问题,学校教育既然那么有限,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作为老师终究是无所可作为,那我们工作的意义对于这样的孩子又是什么呢?付雪莲老师在解读《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时,让我突然释怀。原来,优质的故事、经典的文本是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疗愈的,一份来自于爸爸、妈妈、哥哥的温柔,可以温柔妹妹的,也可以温柔所有阅读故事的每个人。
读《柳林风声》中的那些温柔的文字,那些在飘荡在河流之上的风声,那些野林里的经历,终将成为童年的经历,在沉浸的时光里,真实经历着、体验着。妈妈有时候抱怨着,孩子太容易进入故事的情节与角色里,常常睡前越听越是兴奋,在唏嘘之余,是深深地感叹,如今的他们如鲸吸牛饮的学习力是上天的赏赐,在这样的想象的、自然的、细腻的、美好的经历中真实经历着,因为此时想象是老天的恩赐。在收回之前,在想象的助力之下,天赋被激发,内在宇宙被打开,我想:这里面蕴藏着所谓内驱力的全部奥秘的。
那么,面对这些,孩子真的就能自然而然体会吗?那些学生在阅读之中的啃节在哪里呢?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与朋友谈到中英文的分级阅读,她谈到:一开始应该是learn to read,后来是read to learn。与周末听吴欣歆老师谈“整本书阅读”中提到的“从一种学习方式,走向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谋而合。小学阶段的定位阅读应该是一种在学习中的阅读,在阅读中学会局部文本的含英咀华,这是精读的必要性。同时从课堂精读转移到课外的略读应用,这是一种迁移与反刍。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不该脱离此种责任而走向一种“自然而然”的无作为。如此打下的根基,我们才有底气说,未来的他们可以运用自身长养的阅读能力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终身学习。所以,终身学习的期待不是一句空话,它扎实在我们的教学里,甚至在每节课的设置中,一种未来的指向,一种当下的经营。只是这事,得慢慢来。
读《柳林风声》时,读到老獾时,不自觉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一意孤行,只是希望蟾蜍听从自己的命令,甚至为此采用了强制的手段,结局却也还是蟾蜍施计逃离,酿成了更大的祸事。因为那是一种基于自我判断与经验的“自以为是”的选择与判断。如今更懂得河鼠对待鼹鼠的那种智慧与慈悲,野林之中没有责备,唯有陪伴与包容。在深夜之中,运用自己的勇敢,在野林中穿行寻找迷失的鼹鼠。在雪夜之中,他又能用自己的经验,在绝境之中找到獾的住所,帮助鼹鼠摆脱冰雪困境。也是在回途中,河鼠体贴到鼹鼠对家的渴望,并帮助鼹鼠招待田鼠们,一切都妥当圆满。
从此,我看到了一个智慧的教育者的样子。
我想,教育者真正的力量在于此,能看到孩子的啃节所在,稍加点拨,应之化解。前段时间与家长沟通时,家长谈到一天孩子对于一个应用题怎么也不明白,爸爸讲了两小时,妈妈讲了两小时,第二天老师也讲了两小时,回到家,孩子说还是不会,妈妈不禁怀疑这孩子的确是笨啊,连孩子都有点气急败坏,觉得自己正比承认自己笨时,妈妈让孩子列出题目的步骤,孩子熟练列出。妈妈不禁问道:这不是会么?孩子急了,我就是不知道这里为什么爸爸的要用方块表示,儿子要用圆圈表示?妈妈大吃一惊,原来孩子真正的卡点在这里,后来妈妈举了一个例子,孩子自然明白。这个小事让我感慨,有多少时候我们的教与学此次各行其是,却又不自知呢。
给女儿读《青蛙和蟾蜍》,睡前被和和要求读的是青蛙蟾蜍系列的《一颗遗失的扣子》,读时和和笑翻了。被强烈要求读第二遍后,和和问道:妈妈,蟾蜍为什么把自己的外套送给青蛙了呀?我回应道:你看,蟾蜍找扣子给青蛙添了不少麻烦呀,是不是向青蛙表示感谢呢?和和点点头。我补充:你发现了吗?蟾蜍这一次缝扣子时他特意缝得牢固了些。和和问:为什么呀?我说道:因为长经验了呀,之前掉扣子就是没缝牢固呀。和和貌似听懂了。回到床上,和和忽然跟我说:妈妈,我好像两天没听《西游记》了。还真的是,之前一直想帮她戒掉《西游记》,结果发现有了更吸引他的故事,《西游记》自然放一旁了。
睡前回想,其实很多小小的细节里都蕴藏着生命里可以美好的可能,可能之中也蕴藏着智慧的发现。
听志姐谈起班上孩子上《陶罐和铁罐》时,满含热泪问老师:既然人都会死,那我们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老师们在办公室谈笑着,也在被触动着。是啊,这样终极的问题我们是否也会不由得升起呢?子喧上周分享的最爱图书是《半小时漫画中国哲学史》,她分享道,自己最喜欢的是庄子,原因是庄子把生命看得很淡,她讲到了: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她觉得太有趣了。
时代真的不同,我们也应该试着放下童年的执着,去拥抱这个时代,还有这个时代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