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王亚辉,王坦爸爸、华与华资深策略师(最近就职)
✅文字校对:王坦妈妈 ✅文章字数:800-1500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华杉详解
射箭有两种射,一种是军事的射箭,那就是讲究杀伤力。另外一种是习礼的射箭,这个就讲究要如礼进行。孔子在这里讲到射是指射礼。
“皮”,是皮革。射礼讲【射不主皮】,这个皮,朱子解释是皮革。【布侯而栖革于其中以为的】,这就是讲,一块布把它挂起来,这块布是做为箭靶后面的背景,这叫射侯,其实就是像箭靶。然后当中用这些兽皮做为靶心,这叫目的,【以为的】,这是目的,这个目的也叫鹄(hú)。在比赛的时候就看谁能够射中这个靶心,射中这个鹄。
“为力不同科”,“科”,是等级。就像我们现在摔跤比赛、举重比赛、拳击比赛,选手按体重分不同的公斤级,体重相当的才在一起比。如果不同的体重科级在一起比赛,那就永远是体重占优势的人拿冠军,体重轻的人就没得比了
夫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只在于射中靶心),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这是他也是夫子的感叹,圣人制定的射礼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夫子他观射箭比赛,都是从道德品性上去观察,而不是从单纯的力量或者是能力上来观察它的好坏。在射箭比赛当中都能够注重养德,不讲求争强好胜,自然礼就在其中。因为礼有个敬在里头,【礼者,敬而已矣】。敬人一定是让人,礼让。可见得,这些技艺都能帮助我们立德。
前面讲射箭之礼说过,射箭比赛,是君子之争,相互揖让而后登台,射毕再揖让,一起喝酒。而且射箭不是相互角力,而是自己射自己的靶子,自己没射中,不能怪别人射中了,也不能去影响骚扰别人。这里进一步说,也不提倡你把靶心射穿,来显得你力气大,来胜过力气小的人,这也是失礼的行为。
从射礼中我也获取了另外一个道理,就是君子不争。大家一起射箭,本为修德,你来了,显摆力气大,把剑靶射穿了,这就是失礼了。
列文虎克是显微镜之父,在他的一生当中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并制造了400种以上的显微镜,其中有9种至今仍有人使用。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家境贫寒,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他也是勉强读了几年书,后来跟着人去做学徒,在后来,他代尔夫特市政厅招一个看门人,他就去了,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平静的干了几十年。但这个平凡的看门人,开创了整个微生物学的重要领域。就连百科维基、百度百科都觉得他的生平的介绍没有必要,省略了,大概人们都不会觉得一个看门的竟然是显微镜之父吧。
这是什么?这是心静,射箭修德,修的是礼、是敬、是不争。列文虎克,磨镜片是在磨心性,磨一个静字。当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什么也没说,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而从容,只是把自己长满老茧的磨镜片的手伸了出来。这就是他最好的答案:安静的守住时光,打磨镜片。
过去是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射是其中一艺。现在我们的能干的太多了。袁隆平一生研究水稻,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徐立平,在火箭上雕刻火药。这些是手艺人,他们何尝没有在修德,修心性。
人说最幸福的事,就是择一事,终一生,我们现在信息爆炸,可以做的事太多了,可以学的艺也太多了,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择一事,终一生,这就要修我们这颗心了,如果自己那颗心修不好,这些事也很难做好任何事。
特备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属八宝先生,实名:王亚辉,如有合作敬请简书联系。感谢点赞、感谢收藏,感谢关注,感谢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