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多年前,余三胜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七娘山村余家湾,幼喜演艺,自学渔鼓,演唱东腔,后入汉口工汉调末角。清道光年初,由津入京,入春台班,成为台柱。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老生“三鼎甲”。至道光中期,蜚声梨园,是京剧创始人之一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 实习生黄骋俐
“当年他在九资河唱东腔可是出了大名的呀!”
“奶奶,我爷爷一生有很多故事吧?”
“有很多磨难。当年,他才十八岁……”
追光亮起,少年余叔岩搀扶着奶奶走上舞台,一段往事被提及。随着一声“哎——”凌空呼啸,宛如裂帛的罗田东腔唱响,所有人的目光穿越时空聚向纱幕之后,聚集在青年余三胜身上。此时,舞台中景栩栩如生的《同光十三绝》纱幕缓缓提升,京剧“鼻祖”、一代宗师的传奇人生从九资河开始……
新编大型古装黄梅戏《余三胜轶事》6月18日晚在中国评剧大剧院首演。这部戏讲述了湖北罗田东腔艺人余三胜离开家乡,前往汉口学习汉调,继而进京搭班,创制“反二黄”唱腔,为京剧的创立和形成作出重大贡献,被艺界誉为“老生三杰”并得到皇帝“戏状元”封号的感人故事。剧中罗田东腔、汉剧、京剧唱腔与黄梅戏唱调融为一体,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作为“2016·湖北优秀剧目北京行”之一的《余三胜轶事》,由余三胜故里——湖北省罗田县倾力创排,是县级剧团唯一入选剧目,是罗田县自1520年建县以来的首次进京展演。
“经过4年反复精心打磨,今天我们终于登上北京的舞台。”对于这部呕心沥血的古装大戏,艺术总顾问、著名剧作家沈虹光感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能够一直吸引你,想知道人物下一步会怎么样,跟着故事走,不跑神,不打野(开小差),不起身出去打电话或是上卫生间,这就是好看的了。这好看的一步,《余三胜轶事》做到了。”
“黄梅戏的故乡在黄冈,中国京剧与黄冈有着深厚的渊源。”湖北省罗田县委宣传部长童伟民说,用家乡的黄梅戏唱响家乡的历史名人,让黄冈人普遍熟知、热爱、传承家乡的优秀文化,让外地人更加关注、重视、支持黄冈黄梅戏的发展,吸引京戏大师和众多京剧票友走进罗田寻根问祖,“除了美景,罗田更有余三胜这张闪亮的名片。”
“送哥送到大河岸……”不断回响在剧场的罗田东腔音调高亢,让客居北京20多年的罗田人刘选国眼睛湿润了,“这不仅仅是乡音乡情,更是艺术的感染力。”晚上11点,难抑观剧的兴奋,他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今晚的首演,让北京观众为一个来自大别山区县级剧团的精彩演出折服喝彩。”在当前戏曲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把观众从电脑、手机、网络、电影院中拉到剧场不易,让他们看完并不断喝彩,迟迟不肯离去则更难,“今晚,《余三胜轶事》无疑是成功的。”
大别山走出的京剧“祖师爷”
梅兰芳曾在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里写道,“咸、同年间,四大徽班里,著名的老生如程长庚、余三胜两位老先生,就是徽 、汉二派的开山祖师”
晚上7点,距离开场还有半个小时,姚阿姨夫妇早早来到剧场。听说家乡的大戏在北京演出,“孩子给我们搞的票。”来北京帮忙带小孙子的姚阿姨说话时已乐开了花,“罗田东腔很好听的,罗田有很多地方戏……余三胜,知道知道,现在我们罗田人都知道的。”
剧场里很多罗田籍老乡都显得很兴奋,早到的观众除了一些在认真研读戏单,更多的人在彼此补充着不多的有关余三胜的信息,“余三胜,你可能不知道他,但是,他确实和梅兰芳一样都是顶级的‘牛’。”
梅兰芳曾在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里写道,“咸、同年间,四大徽班里,著名的老生如程长庚、余三胜两位老先生,就是徽、汉二派的开山祖师。”
180多年前,余三胜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七娘山村余家湾,幼喜演艺,自学渔鼓,演唱东腔,后入汉口工汉调末角。清道光年初,由津入京,入春台班,成为台柱。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并称老生“三鼎甲”。至道光中期,蜚声梨园,是京剧创始人之一。
余三胜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长,富于创新。在徽调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首将汉调皮黄和徽调皮黄相结合,并吸收秦腔、昆曲、梆子的演唱特点,创作皮黄唱腔;又糅西皮、二黄、花腔为一体、创制二黄反调。在念白上将汉调基本语音与京、徽语音相结合。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青衣小腔融于老生唱腔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为后辈所仿效。《都门杂咏》有诗云,“时尚黄腔似喊雷,当年昆戈话无媒,而今倚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天津第一代泥塑匠张明山曾塑造余三胜饰演《黄鹤楼》中刘备泥塑一座,被京剧界尊为“祖师爷”。
余三胜之子余紫云,是“同光十三绝”之一,其孙余叔岩为京剧“余派”创始人。一家祖孙三代同为国粹艺术创立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名载史册,收录《辞海》。
作为一代京剧大师,此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余三胜是罗田人。在1983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余三胜的籍贯甚至还没有定论,一说为湖北罗田人,另一说是安徽怀宁人。
为了搞清楚余三胜的身世,负责《中国戏曲志·湖北卷》编纂工作的王俊和方光诚先后赶赴湖北、安徽等地调查,并三下罗田探访,找到了《余氏家谱》等,证明余三胜就是罗田人。
当年王俊与方光诚到罗田,问余三胜,罗田人不知道,“如三慎?如三慎是哪个?”沈虹光说,“听罗田人说话我总是想笑,觉得很像京剧韵白,余yu,念如ru;胜sheng,念慎shen,相同的发音很多。”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湖北举办时,她陪一位北京剧作家到美术馆参观“京剧与湖北”的展览,看到余三胜的展板时,那位剧作家笑了,“嘿,湖北人厉害呀,敢情京剧里老爷太太说的都是湖北话,说北京话的都是伙计丫头白鼻子呀!”每次提到这些,沈虹光也会哈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她更会焦虑,罗田的“京剧三余”,知道的人太少,知道的罗田人更少。
2012年,沈虹光在媒体上发表了《三下罗田——寻找余三胜》一文。至此,罗田人才意识到,原来家乡有这么一位历史名人。
“四老”助力县级小剧团
成立于 1952 年的罗田县剧团,经历过县剧团鼎盛时期,也面临当下小剧团的发展困境,期间几近散摊。如今30多人的小剧团要排出大戏《余三胜轶事》谈何容易……
“送哥送到大河岸,流水有声人无言。哥妹只嫌山路短,路短离长心更酸。/送哥送到凤凰山,一程山水一重烟。步步风尘走江汉,声声渔鼓伴愁眠。/送哥送到三里畈,知心话儿说不完,但愿哥妹心连心,心心相印到百年。”
舞台上,秋笛温婉悠扬的黄梅戏唱腔将送别余三胜的无奈、难舍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下,观众更记住了“大河岸”“凤凰关”“三里畈”这些响当当的罗田地名。
“余三胜就是罗田最大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了弘扬国粹艺术,做活文化名人文章,罗田县聘请沈虹光为罗田文化发展顾问,要“打名人牌”,要“擦亮罗田名片”,修建了余三胜广场,中学更名为“三胜”……2013年5月,罗田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一代京剧大师余三胜搬上舞台,此时距离准备参演的第八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的开幕时间仅有5个月。
成立于1952年的罗田县剧团,唱过东腔,唱过荆州花鼓戏,1985年改唱黄梅戏。经历过县剧团鼎盛时期,也面临当下小剧团的发展困境,期间几近散摊。如今30多人的小剧团还在坚持,但要排出大戏《余三胜轶事》谈何容易。
“罗田出板栗,还出一种小而脆甜的柿子,吃吃挺好,卖不出大价钱,搞戏没钱。更请不起外面的大腕儿,就在自己身边扒拉吧。”沈虹光说,国家级贫困县罗田隶属黄冈,“就请出了黄冈三老,编剧熊文祥、导演林海波、作曲夏泽安。”
黄冈“三老”中,国家一级编剧熊文祥高产,更是高手。为了写本子,罗田县剧团团长吴丽亚找到他,刚一开口就被拒绝,因为编剧难度实在太大。从3月13日走马上任,5月启动《余三胜轶事》,吴丽亚认定了,撞南墙也不回头。软磨硬泡下,老先生答应试试。10天后,剧本写到一半,老先生打电话说,没法写,请另请高明吧。吴丽亚又组织人员搜集有关资料送给熊文祥,厚着脸皮反复游说,老先生被她的诚意感动,没再推辞。熊文祥选取几个传说串成一台大戏,本子一拿出,专家们拍案叫绝。
有了本子,吴丽亚心中早就锁定了国家一级导演林海波,林海波一看本子非常激动,当场答应。
黄冈没有舞美设计,沈虹光又推荐了湖北省京剧院的田少鹏,“又是一老,四老个个年逾古稀,加起来二百八十多岁。“罗田不是没钱吗,老人要价不高,手上活儿也好。”沈虹光后来总说,《余三胜轶事》成功应验了那句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编剧、导演、作曲加一个舞美设计,“四老四宝”。
田少鹏却不接单。他是许多名剧的舞美设计,也是画家,正埋头画中的风景出不来。吴丽亚就坐在田少鹏工作室里不走,厚着脸皮坐在那儿看田老师画画,还带着笑。黄冈三老不也是一口拒绝过的吗?一个熊文祥,她至少跑了五次才说动。田老师这儿才是头一次,急什么?工作室有椅子坐,有画儿看,就是颜料味儿浓重了一点,安安稳稳地,她一直坐到晚间十一点。
当知道吴丽亚跟自己女儿同年,田少鹏心软了,没让小女子再跑,就答应了。吴丽亚高高兴兴地走了,半道又追补一个电话说,“田老师,您可别搞大了呀,我们没钱,大了我们搞不起呀!”田少鹏说起往事哈哈哈大笑。后来的舞台简约而不简单,抽象又具象。
舞台上,除了象征性的大椅子设计,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调、昆腔的徽班进京后扬名的13位著名京剧演员组成的《同光十三绝》画卷非常抢眼,也是剧情过渡、时空转换、前后场调度的薄薄纱幕,将“戏”洒满舞台。有人评价这个设计是“一幅画卷,一个灵动的时空。”
罗田地处鄂东,民间唱东腔。“风儿溜溜哎——好唱歌啊——”直呼直令地往上翻。沈虹光想,穷小子余三胜上山打柴,大概也要这样喊吧?后来到了水陆大码头汉口,他得改换声腔唱汉调;北上京城,就不能不唱京剧了。加上打底的黄梅戏,一出《余三胜轶事》得有四个剧种的声腔,“知道的人都说作曲有点难。”
作曲夏泽安总是默默微笑,不哼不哈。四个剧种的声腔顺顺溜溜就编写出来,一点也没打磕巴。沈虹光非常兴奋,“这个调儿转那个腔,那个腔转这个调儿,游刃腾挪,似乎这独特各异的声腔竟也相近相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碰上个精灵的余三胜,把那好听的拣出来一锅乱炖,一路就炖到北京去了。”
声腔写得好,还得唱得好。谁唱余三胜?剧组找来了湖北省黄梅戏剧团的青年演员王刚。扮相好,眉目俊气,嗓子不错。黄梅戏婉转柔和,中音居多,汉剧、京剧都比较激越。加入剧组后,两个多月里王刚一直待在罗田,既要排戏,又要学唱汉调和京剧,虽是省团的演员,又是剧中主角,但他谦虚好学、对演出精益求精。
剧中秋笛的扮演者吴丽亚,台上是演员,台下是团长;台上要演戏,台下要筹钱。十三岁进团,且难且行。有一段时期,跟她一拨学戏的人都散了,有的到街上踩“麻木(三轮车)”,有的炸油条,有的到武汉打工,她还在坚持唱。待到2013年,当了团长。“穷家难当,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要糊口还要做事,做事的人要报酬,抵到跟前连退路都没有。排戏困难,不排戏更困难,偷偷掉泪,擦把泪,还是要上台笑。”沈虹光说,主创们有太多的不易。
四戏同台演绎“最难唱的戏”
汉调大王余三胜是要炫技的。演出时打字幕,这是什么剧什么腔,那是什么剧什么调,观众一抬眼就知道,哦,汉调来了,每次转换都要关注,等着听,这也成了《余三胜轶事》的一个看点
“拜别了老娘亲策马上道,西风紧雁南飞草木半凋。”原生态的东腔高亢激昂;“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汉剧的九腔十八板委婉醇厚,声可裂帛;“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一段西皮慢板伤感无奈,回味无穷。
2013年9月,《余三胜轶事》第一次亮相第八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就被业界称为“有史以来最难唱的黄梅戏”。按剧本的设计,这是部黄梅戏,却要用东腔、汉调、京剧来分别演绎余三胜少年、青年、成年的艺术生涯。青年演员王刚演下来了,赢得满堂喝彩。
“策马上道哎——”一开场,就是个又愣又冲的山里小子以东腔亮相,“哎——”字一出,立地拔起,直冲云天。
为了学好东腔,王刚特地找到年近8旬的东腔老艺人求教,老人说“要能喊,东腔就是山里人在田里喊出来的。”舞台上,王刚唱出了原生态的东腔。
汉调大王余三胜是要炫技的。演出时打字幕,这是什么剧什么腔,那是什么剧什么调,观众一抬眼就知道,哦,汉调来了,每次转换都要关注,等着听,这也成了《余三胜轶事》的一个看点。
原封原样的老汉剧,九腔十八版。湖北话把学说学唱的模仿叫“挖神”,王刚会“挖神”,把汉剧的迂回婉转又峭劲挺拔唱得韵味十足,一条嗓子上上下下酣畅淋漓,观众会心,过瘾,鼓掌了。
特别是方言俚语的运用,幽默、巧妙。汤员外请来汉班唱《四郎探母》,余三胜挂头牌,其家院念白:“哎,来看戏别忘了带贺礼呀!(对观众)么贺礼呀?汤员外六十大寿!个巴妈(武汉土话),这也不晓得。”一句武汉腔的“个巴妈”,把九头鸟的诙谐与狡黠,展露无遗,让观众笑破肚皮。
当年挟汉调之势余三胜进京,《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余三胜》记载,“道光时为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演剧常出新意,在徽剧、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对老生唱腔有不少创造。长于西皮及反二黄,以花腔取胜。”
《余三胜轶事》的高潮场,必须唱京剧。京剧唱什么?唱他的代表作《四郎探母》,《四郎探母》中就是《坐宫》了。
京剧特别讲究,又是名段,一代又一代艺人演绎,观众听得烂熟,一个气口都别想蒙混过关。初演是毛糙的,大伙提心吊胆,一句一句盯着,直到“叫小番”嘎调出来,还行,上去了。
当晚也在现场的湖北省京剧院科班出身的大青衣,眼里是不容沙子的,看罢却说,“不错!”沈虹光松了口气。
后来,沈虹光问王刚京剧是跟谁学的,他说跟录音学的。汉剧呢?也是自学的。“看我吃惊,他说蛮难的,排戏那两个月,每天都搞到很晚,只睡两三个小时。”再后来,为了完善唱腔,王刚分别请教不少专家、老艺人,虽然艰苦,但收获很大,“累,但累得过瘾!”
《余氏宗谱》的发现者王俊和方光诚对《余三胜轶事》同样关注,初演时就拉了一车人到罗田观看,之后一次次参加研讨,希望罗田人精益求精把戏改好,不要囿于湖北,应该唱到北京去,那是余三胜的登顶之地。“他们把《余三胜轶事》比作一个‘伢’,把北京的舞台比作‘北大’,半开玩笑地说,‘这个伢生下来就是该进北大的!’”
不让优秀文化资源束之高阁
这部戏终于到了北京,当年的苦孩子从九资河走到北京,他靠的是他的才华。中国的戏曲文化滋养了我们的民族,余三胜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余:公主赐我金鈚箭,见母一面我即刻还。/杨:宋营离此路途远,一夜之间你怎能回还/余:宋营虽然路途远,快马加鞭一夜还。/杨:适才叫咱盟誓愿,你对苍天表一番。”
最后一场是全剧的高潮,余三胜与恋人杨秋笛首次合作演唱《四郎探母》,西皮流水欢快激昂,加之念白中的罗田乡音,历史上的戏状元由此钦定,京剧的基本腔谱也由此定调。演绎者王刚,此时在观众心里,“戏状元”也是呼之欲出。
“这是一部让观众过把瘾的好戏。”21日,在中国文联的一间会议室里,国内戏剧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专家们有一个共识,“整部大戏非常令人震撼,小剧团出了大风头。”
85岁的中国戏曲研究专家龚和德对《余三胜轶事》大加赞赏,称其声腔丰富,剧情安排巧妙,人物刻画生动,“艺术风格独一无二。”
出差返京,提着行李赶赴剧场的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会长的季国平说,一出戏同台上演四个剧目,很好看。一把椅子、一副纱幕,舞美设计干净漂亮。“希望罗田通过一部戏把一个县级小剧团发展壮大起来,成就几个优秀演员,带动地方文化向前发展。”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王安奎说,“这部戏很好看,青年演员王刚把人物演活了,是一次超值的艺术享受。‘心心相印到百年’的主题曲非常好听。这个戏很难编,但是编得很好,‘五老’的功劳功不可没。”他说,沈虹光也是“一老”。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余三胜轶事》除了厚爱与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一些中肯建议。
“我是来给罗田人站台的,这部戏远没有那么成熟。4年里,我们研讨会已经开了7场,边演边改。”会上,沈虹光显得很激动,她说,“真的很幸福,这部戏终于到了北京。当年的苦孩子从九资河走到北京,他靠的是他的才华。中国的戏曲文化滋养了我们的民族,余三胜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对于罗田,余三胜不仅仅是名片,更是明灯。”
“省里的专家帮罗田找回了余三胜,我们绝不能将这样优秀的文化资源束之高阁。”童伟民感慨,正是聚合了一批优秀人才,才催生出《余三胜轶事》这样一台较为优秀的剧目。
2013年9月,《余三胜轶事》首次在湖北省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亮相,获得优秀剧目奖等6项大奖;2014年,参演湖北省第二届地方戏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等3项大奖;2015年,应邀赴安庆参加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首次登上国家级艺术节舞台。并先后在武汉、黄州、罗田等地演出30多场次,深受观众喜爱和专家好评。2015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接过圣旨心振奋,春台响誉满京城,皇恩赐我余三胜,秋笛相助大功成。叫小番——!”余三胜特旨加封“戏状元”,舞台上一片欢呼雀跃。“叫小番”出自余派代表作《四郎探母》,是由东腔融于汉调的高腔演变而来。
伴随着全剧终的高亢一吼“叫小番——!”观众如痴如醉,许多罗田老乡早已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