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化学习方法
- 价值感: 认识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发现其中的意义。
- 目标: 保持专注需要具体而清晰的目标。
- 提升: 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能。
- 实践:应用到实际中去,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 融合: 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了解具体步骤不太够,要知道步骤和细节与其他部分的关联。
- 反思:容易犯错误和过度自信,从回顾和反思中加深理解。
- 反馈:获取反馈意见,和参考标准做对比。
- 审视:自己真的懂了么,为什么会忘记某部分?
- 情绪:相信才能办得到→大脑是非理性的过程。
-
学习者的策略
- 找到价值感:发现知识与技能的价值
- 设立目标:保持专注需要清晰的目标
- 提升知识与技能:适当练习和有效反馈
- 付诸实践:复述学习的内容,教授他人。
- 融会贯通:绘制思维导图,弄清楚知识和技能间内部联系。
- 反思与回顾:审视对知识的理解,寻求其他人的看法和反思学到了什么。
-
家长、教师的策略
- 设定期望值:夸奖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努力,而不是最终结果。
- 设置学习时间间隔:单次安排成多次,并设置时间间隔。
- 鼓励专注:创造无干扰学习空间,一次专注一个目标,少就是多。
- 鼓励犯错:犯错会促进学习,帮助记忆更加牢固。
- 采用类比:类比方式解释,简单易懂。
- 鼓励回顾与反思:多问收尾问题: 学到了什么,难点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
-
确认好老师的策略
- 是否经常提问?
- 解释问题是否清楚?
-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多不多?
- 给与学生哪些学业上的支持?
- 对学生是否关心?
- 学生是否能把学习内容与自身联系起来?
- 采用什么方式帮助哪些遇到困难的学生的?
-
引导元认知思考的策略
- 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
- 我对哪些地方迷惑不解
- 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衡量一下我自己的理解程度?
-
系统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 理解阶段:未知的问题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数据?
- 规划阶段:发现已有数据与未知问题的关联。
- 计划实施阶段:验证你的想法。
- 回顾阶段: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夯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考书目
《有效学习》[美] 乌尔里希·伯泽尔 (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著 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