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无晴的日子里,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从家门口通向村口。然而挖了十多米就没有力气了。于是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我的家”
“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文字里的“我”还是十八九岁的光景。贫穷、虚荣、敏感又热情,滋味无穷。”
这一段文字就是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开场白,这是一部根据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而李娟就是文中那个爱写作的女孩儿李文秀的原型。
电视剧里文秀高中都没有念完,就去县城的一家酒店打工,她的写作爱好被同事们嘲笑、看不起。但即使这样,她也会趁着工作间隙去听作家的讲座。
正是听了当时的作家的建议,如果你喜欢写作,但又不知道写什么,那么你可以去生活、去爱、去受伤。
于是带着这三个关键词,文秀便开始了无人问津的漫长写作道路。
起初的文秀认为只有赚足够多的钱去大城市北京才能好好写作,于是十八九岁的她开始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了生活、也为了自己可以独立、更为了自己的写作梦。
可没承想,单纯又有点笨拙的她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在酒店的工作,在大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掉链子,于是顶头领导要将她开除,遣散费差点都没要到,在城里一事无成的她只能选择回家,幸好回家的路费还是有的。
接着她回到了妈妈身边,妈妈在新疆开着一间不大的小卖部,看似穿着很落魄,但因为很有经商头脑,妈妈在新疆当地看起来还是很富有的。
文秀的父母都不是新疆人,妈妈是江苏人,爸爸是新疆建设兵团的,两人是在新疆认识的,奶奶是沈阳人,文秀从小是在新疆县城长大,所以她既没有看过新疆的大草原,也听不懂新疆人说话。
这是一部只有8集的小短剧,大概也是短篇散文。但是它足以让我认识到了新疆的美好以及新疆人们的淳朴和热情。
在阿勒泰只有文秀一家外地人,但是牧场的村民和村主任对她们都很好,即使是孤寡三代,也从不会被人欺负。文秀的爸爸去世5年了。重情重义的妈妈一直舍不得安葬父亲的骨灰。
不管走到哪都带着,同时不仅没有嫌弃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婆婆,还照顾得很好,不仅仅是生活上,情绪上、感情上都会顾忌到。
想象着一个四十几岁的女人,带着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七十岁老人,还有已经成年但一事无成的女儿,这三个人生活在没有任何亲朋好友的异乡,我想一定会有很多困难吧。
但妈妈张凤霞却是一位乐观、豁达、心胸开阔的中年女人。她从不抱怨生活,也不会埋怨老人,更不会数落还在啃老的女儿。
反而安慰女儿:你不一定非要有用,生你不是专门让你来服务别人的。就像草原上的树和草,如果说它们是给人乘凉或者来喂养马和羊,那叫有用,但如果没有人用,它们就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
在剧中即使妈妈被骗货、骗钱,甚至骗了她的感情,她依然不会去抱怨,当那个骗她的人要伤害自己女儿时候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帮助自己的女儿去对付那个骗她的男人,并不像一开始认识那个男人时候恋爱脑。
这是我在剧中看到的。我没有看过原著,但我觉得这个剧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看,剧中没有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也没有内卷的学业、工作。有的只是阿勒泰的辽阔和包容,仿佛那个一望无际的草原能接纳一切烦恼和遗憾。
这不是一篇影评,只是我看完剧后一点点感受,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像剧中固执的牧场老猎人苏力坦一样,慢慢学会尊重孩子,选择让孩子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作为女性,我们也可以学着像张凤霞那样不抱怨生活,即使在在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
作为半个码字人,可以学着文秀那样坚守自己的喜好,即使不赚钱也会去做,因为那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我还记得剧中文秀说,她有两个世界,除了生活还有写作的世界。在文字的世界里,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而剧中文秀的原型作者李娟,其实她很早就拿到了写作的结果。坚持写作多年最终拿到文学界的很多大奖,如今还改编了电视剧。具体我就不写了,百度一下比我写的详细多了。
她的文笔轻松愉快,很有松弛感,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两段文字。
大概是长居最接近大自然环境的原因吧。她的散文集被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去阅读。
仔细查看,我的家中真的没有一本她的书,我想读她的书时候也会特别放松、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