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乡情唱不尽,故事说不完。扯开了嗓子,华阴老腔要一声喊⋯⋯
——题记
华阴老腔?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这艺术。除夕的晚上我在读书,基本上就没出过卧室。父亲今年在外地工作,母亲自己抢红包倒也不亦乐乎,我出去陪了一会儿,便又回去了。几个朋友和我发信息来,抱怨春晚的无聊,我便更不愿凑全国都在凑的那份热闹了。
可或许是因为缘分吧,大年初十,我终于得闲打开电视,正好赶上春晚的重播,又正好赶上《华阴老腔一声喊》节目的当儿,听得张喜民老先生那直愣愣、脆生生的老腔声音和谭维维清澈、干净又略带些壮美嗓音竞相和鸣,我在刹那之间被惊到了,那一刻,真觉得所谓天籁其实也不过如此这般。我曾经听过火丁唱的《锁麟囊》,也是一般无二的天籁之音,不过,如果说火丁的唱腔是霞光初上的黄昏,那这华阴老腔一定是朝阳早行的清晨,喷薄而出的紫气,引出你内心深处最真实、最本源、最难以启齿却不得不说的东西。
我查找了有关华阴老腔的资料,这是一种源于陕西的家族戏,带着明朝特有的厚重味道。它的乐器都是自己制做,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简朴到让人无可奈何,你跟本不会想过,把平日里像板凳一样的东西会是一件乐器。有时候,好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甚至可以说粗鄙,但它就会那么不分轻重地突然撞进你心里,让你刹那间爱上它。
想起朋友的抱怨,说今年的春晚不尽人意,我不禁轻笑。何为尽人意,何又为不尽人意?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罢了。说春晚不尽人意的,只能是因为他并没有看懂春晚,春晚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取乐的工具而存在,它的存在有其积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作用,能将一种社会行为准则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我们更容易接受,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大家庭做出更多贡献。在《华阴老腔一声喊》中,谭维维唱到“汉子的脊梁是最高的山,母亲的胸怀是最宽的川,故乡的田园是最美的土,民心里装着是蓝格莹莹的天”,张喜民也唱“周秦汉几千年,圪梁梁土源源,不怕汗珠子摔八瓣,老百姓盼的是日子甜”。这些歌词的含义在于讲述过去生活的质朴,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学会效仿,儒家中讲要承袭先统,就是在说我们要学习先人好的地方,牛顿都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历史的长河流动的太快,我们应该加快速度,从中取出有用的东西。只有创造,没有传承,光辉只是暂时的;有了传承,才会让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亮。我在《华阴老腔一声喊》的节目里,找到了传承的影子,当谭维维和张喜民面对面站在一起时,我就像看到了一对父女,他们之间的交流,影响到了所有人。新老偕唱,他们唱出的是华阴老腔一种新生的力量,代表着一种新希望和新梦想,甚至代表着所有像华阴老腔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明天。
中西结合也是这个节目的亮点之一,我从未想过熟悉的吉他和月琴和鸣有这样震撼的视听效果,架子鼓鲜明的鼓点也弥补了华阴老腔在乐器节奏感上的不足。所谓结合就是这样,总是将优点成倍叠加,而将缺点掩盖。我看到在谭维维的右后方有一位贝斯手叫薄德子,他是一位外国友人,弹得很是卖力,节奏感十足,身体的摇摆恰到好处,看得出,他是那种将生命交给音乐的人。而在他前面的那位老腔艺人则更是令人惊叹,那般年纪对音乐的热情却依然不减。
如果有人问我,你对这个节目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我想我一定会回答,是老腔艺人的笑容。我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堆叠在一起,苍老的容颜却满是开心的神情,无法言说,从他们的身上,你会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幸福,你会知道,幸福到底有多么唾手可得,远不像你从前想象中的那种捉摸不定,那种遥不可及。
“长风正破浪,沧海挂云帆。梦想架起那七彩虹啊,架起那彩虹就挂云天。”《华阴老腔一声喊》,一首简单的歌曲,能教会我们许多,教会我们人间质朴与大爱无疆,教会我们如何努力、如何坚强,教会我们抬望眼,看今天,将希望的种子播进土里,收获安定、收获团结,建设处于理想最深处的梦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