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11日电(通讯员任笑晗)非遗是一方水土,一方百姓的文化印记。传承不是“束之高阁”,守护也并非“敬而远之”。如何活起来、活下去,重在融入现代社会,展现当代价值,其核心就在于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漆扇的出圈,就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好体现。
通过这次对李爷爷的访问,队员们体会到了老年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及对非遗活动举办的强烈意愿。在老年人心中,非遗文化代表着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然而,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对非遗项目的具体内容了解并不多。所以在非遗活动宣传上,需要打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信息闭塞,加大宣传力度,带非遗走进社区,走进老年人的生活,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将传统文化渗透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另一个小组采访了非遗漆扇爱好者王老师,队员们了解到非遗漆扇制作体验活动的普及,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趋势。它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体验。从挑选原材料到参与制作过程,群众能够亲身体验到非遗漆扇的制作流程和技艺要求,群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扇面图案、扇骨材质和制作工艺,定制出专属于自己的非遗漆扇。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不仅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非遗漆扇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带动了文化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精髓。通过漆扇制作等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更多了解和接触到非遗文化,还能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互动式的体验方式,比传统的静态展示更具有吸引力,有助于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最后,拉动旅游与文化消费。非遗体验活动成为景区、夜市等地的新亮点,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同时,这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愿意为此类文化体验付费,说明公众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本次访谈,大家对如何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漆扇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加强市场推广和与品牌建设,通过媒体宣传,网络推广等方式,提高非遗漆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要在传承中保留非遗漆扇的传统精髓和记忆特点,而且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未来,我们既要加强系统性保护,也要推进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回归生活,为生活添彩,让非遗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