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看完一本书后,却不记得讲了什么?在学习新的知识后,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重复阅读笔记和课本,费时费力了,却仍然“竹篮打水”,学习效率低下?这一章中作者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为你解答迷津同时给出了实用方法!
首先,我们先了解两个基本概念:
记忆痕迹——当你专注于某件事物时,神经元被激活并发放信号点亮它下游的神经元,形成一条环路,这条被激活的神经环路叫作记忆痕迹。
组块——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记忆痕迹,我们可以将注意力看做是一只可爱的章鱼,而它的触手就是连接大脑某些特定神经元的信号。
当你注视着一个青苹果,专注于图形时,意识从丘脑后侧向枕叶伸出一只触手,而另一只触手伸向大脑皮层的褶皱表层,你的意识轻声低吟:是圆形;专注的是颜色时,枕叶内的注意力触手会轻轻移动,意识被轻轻唤起:是青色;随着更多的触手形成了连接,最终你得到结论:自己注视着的是一种苹果。再咬上一口!真好吃!这一系列的神经元链接成一条回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痕迹。当你需要时,这样的记忆痕迹会被轻松唤醒。而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
我们大脑里的记忆痕迹大部分都只是一些信息碎片。通过意义将其进行整合,创造出概念性的组块,可以帮助大脑更高效的运转。把一个想法或者概念构成组块,我们的大脑就不必再纠缠于所有微观的基础信息了。并且,新的逻辑整体更便于人们记住组块所包含的信息,也便于将其融入更大的学习背景。
20世纪初,德国研究者阿尔弗雷德·瓦格纳就是根据概念组块归纳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瓦格纳边分析地图,边思考他在研究探索中收集到的信息。突然间,他意识到,不同的大陆可以像拼图一样拼合起来。不同大陆块之间岩石和化石存在的相似性更增加了说服力瓦格纳将线索拼凑起来,曾集合各大陆为一体的古大陆便跃然眼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组块之所以能够帮助人们大脑高效的运转,且更轻松的记住信息,其实与人类大脑两种主要的记忆系统有关: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的加工的这部分记忆。(人们过去认为我们的工作记忆能够容纳大约七个记忆单元,但现在广泛共识是,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四个记忆单元。)
长期记忆——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对于初进入的知识,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刚开始学习解决问题的时候,工作记忆的四个位点都会被零碎的信息碎片塞满,如上方左图所示。组块活动一开始,你会感到脑中联结更加轻松流畅,如上方中图所示。一旦概念组块形成,如上方右图,它只会占用工作记忆的一个位点。
这条组块会化为一条流畅的思路,你可以轻松得到它的指引,并创建新的联结。这样,工作记忆其他空间就腾出来了。工作记忆的这个位点就如一个超链接,它连接着一个有巨大信息量的网页。同时,长期记忆里的组块可以随时进入到工作记忆中,与其相关的组块创建新的链接,并释放工作记忆的空间,让工作记忆有空闲处理其他的信息。
了解了构建组块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会有用,下面我们来说说如何构成组块:
第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着手开始学习新东西,既要创造新的神经模型,也要把新模型和遍布大脑各处的既有模型连接在一起,要是你走神,章鱼触手可就抓不紧了。
第二步,理解。
要把基本概念打包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暂时只要求基本理解,即合成信息得出关键要义就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仅仅理解某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足以创造出日后随时回想的组块。你需要再找些问题来检测一下新学到的解题方法,会提高你在本阶段的学习效率。
第三步,获取背景信息。
你要看到的不仅仅是如何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他们。背景信息意味着跳出初始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在相关或不相关的问题上反复的推敲、练习,这将有助于你在更大的宏观图景中定位新组块。练习可以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带宽,这样连接到组块的神经线路不仅稳固,而且”条条大路通组块“,它会成为多条痕迹上的一站。
我们提到过,仅靠理解现状是不足以创建组块的。看下面的”脑“图,你就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图中这些环路,实际上就是记忆痕迹的延长,你把自己的理解编织在了一起,他们才会出现。一个组块,实际上就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记忆痕迹。
图片顶端有个若隐若现的组块,他还是一个新生儿,你理解了一个概念或问题,做了一两次练习之后,它就开始浮现出来了。中间那个颜色更深一些,是更强大的神经模型,每次你得多做些练习,并在更大的背景信息下审视组块,它才会出现。最下面的组块颜色最深,那是个固化组块,它已经深深刻在你长期记忆中了。你练的越多,神经模型就越坚实,颜色就越深、越强壮。另外,再次强化学习模型,在构建神经模型的初始阶段至关重要,如果不强化,学习模型很快会从脑海中消失。
麦克纳利.史密斯音乐学院,音频工程学教授托马斯·戴说:课堂中学到一个概念和能够用慨念解决实际问题完全是两码事。要实现概念到应用的飞跃,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的应用概念,直到其变为自己的第二天性,就可以像使用工具一般信手拈来了!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李笑来老师也说过,学习一项技能时,要不断的重复练习,直到其成为我们身体上的一部分。因此,创造固化组块需要我们不断的重复和练习!
那么如何有效的去练习呢?答案是:试着去回想学习材料,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
期刊《科学》中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者让学生在学过一段科学性文字后,通过尽可能的回想信息进行练习。之后再次学习该段文字内容并回想(即努力记住关键概念)。结果,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生习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
人们普遍认为对学习材料进行多次重复阅读,有助于增进脑中学习材料间的联系,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过重复的阅读被动的获取知识,很容易让人陷入到能力错觉中。当书本摆在眼前时,大脑会产生错觉,以为学习材料也同样存入了大脑,可这只是小和尚念经。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多了。心理学家杰弗里·卡皮克和他的同事表示,许多学生都曾在学习中体验过能力错觉。在学习中进行回想,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的利用学习时间。
对于初次学到的知识,最好在24小时内练习回想一遍,或用笔记把知识整理一遍,这样有助于巩固新形成的组块,同时也能检验自己哪里还存在疏漏。经过这一次的回想练习之后,就可以把下一次的”防忘“复习拖久一点,慢慢变成几周后复习一遍,再之后几个月一次,最终你不必再和遗忘做斗争了。
在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时,你需要在不用的环境背景下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能够帮助构建你所需的神经模型,让其成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比如,离开平时的学习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增进理解。另外,当你掌握一个基础概念以后,可以运用穿插学习法锻炼自己思维转换能力。比如,理解了概念”X“,学习重心就应该转移到别的概念上,过几天再来回顾概念”X“。这两种练习方法都是帮助你构建更大的宏观背景,更深层次的去理解概念,同时也是对大脑的有效训练!
章节小结
1、构建组块的必需品:a. 专注力 、b.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 c. 练习,帮助你获得宏观背景。
2、重复与练习有助于构建强壮的神经模型,即形成理解的概念组块。
3、概念组块且重复练习,能带给你流畅而敏捷的思维,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4、简单回想,关上书回忆要点,是促进组块形成的最好办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