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看了四分之的时候显示“本书已下架,部分内容不再支持购买和阅读”。可是已经欲罢不能,记得有人分享过,但拿到的版本被阉割的厉害,再去百度上找,居然找到了全文版的。
最早看的心理学方面的书记得是一位香港人写的《登天的感觉》,还记得作者的一个重要观点:心理学家能够给心理咨询者最好的感受,就是成功咨询后,让对方觉得所有的观点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心理层面的问题,常常是我们很多日常行为的底层原因,小到分散的个体心理大到聚合成为国民性的集体无意识。每个人会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作者的观点,看看有哪些符合。有时候我们也容易混淆哪些是“人性”哪些是个人或某一群体的心理。
“巨婴”就是指成年人但诸多思想和行为仍然还处于婴儿意识的状态,确实很形象。对应到国民性上,这个婴儿还专指6个月前的婴儿。作者论述婴儿的三个主要特征: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绝对禁止性超我”——只需我做不许你做),在成年后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人的心理追本溯源都跟婴儿时期有关,也许你早已经忘了已经发生的具体事件,但某些事情不可避免地在你的意识层面留下了印痕,从而可能影响你一生的时间。
从成长阶段划分,孩子(从前)是我们的历史,我们(成年)是孩子的未来。了解了心理学其实也同时了解了怎么教育孩子及与家人之间的相处,从而让人活得更自由。
节选书中部分观点如下:
一、共生关系产生出三种现象:到处找妈,集体主义和统一思想。
二、因为共生,“所以在中国的家庭中,所有人为所有人操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你的事”“集体主义的真相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太低,导致大多数人的里子是破碎的,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融合”。
三、共生衍生出中国家庭,父母把培养孩子看得无比重要,甚至可以忽略自己的感受:“一代为了下一代而活,于是,生命的价值在一堆看似高尚的选择中指向终极的虚空。并且父母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寄生)在一起,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当然这里还有个“养儿防老”的传统思维,如果需要论述它的不合理性应该超出了本书的范围。)
四、“投射性认同”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通过梦境的方式投射出去,对于解读心理问题很有帮助。比如梦见怪兽、龙(我自己确实梦见过不止一次)等。
五、“集体主义的道德即牺牲小我为大我,牺牲小家为大家,所以对外人好对家人不好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标准产物”。
六、孝顺或听话哲学,其实只不过是巨婴水平的残酷权利味儿,和不安全感结合在一起,也许它们才是中国家庭轮回链条的线
七、婴儿成长的家庭形态,比如婴儿自我意识的构成、孝顺、比如共生性质的“关爱”等。
很多现象都已经整合到我们的文化里,似乎变成了基因代代相传。
我总在想,就算我们在心理学层面似乎提升了自我认知,那对我们的未来以及和这个社会中的其他人的关系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呢?书里也给出了些许的答案,比如:爱是回应,是看见,是链接;比如:自我归罪发生挫败后,健康的方式是,事情层面上自我归因,同时客观归因外界;比如:童年期的养育,就像父母给我们种下了一颗种子,你被允许做自己,而且你体验到了黑色能力可以被如何被转化,这有多美好,并且,你还将父母内化到心中,成为你自我观察的一面镜子。
给孩子的爱不是要换取ta的听话,因为“我都是为了你好”;而是ta也要认同这份爱。就像我听到的那句话:父母“为了孩子好”是个伪命题,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实现ta内心的愿望(成为ta想成为的人)才是真正的爱!
如果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证伪,书中关于婴儿的想法确实无法证伪,况且,人的很多行为表现方式也有单一性,只能通过个案进行总结,所以很多情况由“精神分析发现说明”代替了,不过作者对心理投射和形象化的逻辑推演倒也能顺理成章逻辑自洽。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中总是浮现那年夏天的傍晚,在厦大沙滩上的情景:一位过分打扮的小姑娘抱着把弹不出几个音的破吉他,被妈妈领(逼)着,在游客堆里“卖唱”。不仅仅是唱歌,还得学得像电影里的大明星,卖力地讨客人的欢心。那种扭曲,想起来就让人心疼。这种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心智——没有童话只有现实社会生硬的生存法则,究竟会让这个孩子长大后变成什么样?真的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