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美丽的故乡山东高密,盛产一种传统民间名吃——炉包,它皮面暄软,外焦里嫩,馅美皮薄,油香四溢,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尤其是那层金黄酥脆的嘎渣儿,以及粘附在炉包肚子边儿上薄如蝉翼、焦黄透明的金黄小酥边儿,一看就会让然垂涎欲滴,欲罢不能。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听着嘎崩脆咯吱咯吱的响声,细细品味着似熟非熟、恰到火候的白菜,合着芳香四溢、满嘴流油的小肉块,那种舌尖上无与伦比的享受,让这种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美食呼之欲出、流光溢彩!
我们家乡的炉包,不仅滋养出来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这其中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相传,高密炉包是从汉朝名将韩信手下的厨师手中传下来的。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在高密指挥“潍水之战”。在当时的战场上至今还有韩信沟、张鲁祠的所在。其中有一位厨师为韩信做过炉包,很得韩信赏识。不料这手艺被从当地招来帮厨的“偷”学到了手,于是一辈一辈传了下来。
清朝末年,好几个村子的手艺人就联合开起了炉包铺。到了民国时期,又出现了推着小推车,带着篷布、炉、面、菜、柴草等四处奔波、以打炉包谋生的生意人。这些人的足迹遍及高密的二十几个村庄,甚至潍坊、青岛、北京等地都出现过他们忙碌的身影。解放后,高密的国营、集体饭店都把炉包作为传统名吃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高密炉包以其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而享誉全国。我们家乡这种美食非常普及,而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做得炉包最好吃。在做之前,他先用上好的精面粉加酵母活出软硬适中的面醒着,然后便开始搜集食材。鲜猪肉、鲜韭菜、鲜白菜一般是父亲的首选。把切好小块状的、半肥半瘦的猪肉放在酱油中腌制20分钟,然后将剁好的白菜放入花生油均匀搅拌,韭菜切末,最后三者合一放入适量的盐和味精一起搭配,或者辅以海米、木耳、葱姜适量提鲜。这样做不仅汤汁不易流失,而且让食材更加鲜香美味,浓郁醇厚。
在擀面杖的前后滚动下,一手托举软绵绵的小面皮,一手用筷子极速地填入面皮内满满的馅料,就这样被灵巧的双手一簇一捏、一翻一滚,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包子便如变魔术般跃然面板上。
父亲刻不容缓,将一种平底的铁锅放入适量的花生油先开始热锅,然后均匀地码上小包子,在吱啦吱啦的响声中,在哗啦哗啦的倒水声中,在咕嘟咕嘟的冒泡声中,盖上盖子,一边幸福地哼着小曲,一边温柔地等待着小包子起锅。
竖起耳朵先听听,然后打开锅盖再瞅瞅,不消几分钟的光景,黄澄澄、金灿灿、香喷喷、油光光的炉包便出锅了。一铲子下去,一个一个炉包仍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静卧在锅底噗嗤噗嗤地冒着香气。
这时候,若是不怕烫夹起一个放在口中,那美味,保准让人满嘴流油,十里飘香。就这样狼吞虎咽般,那边咕嘟咕嘟的响声还在继续,可是这边的炉包早已经盘子朝天,被抢吃一空了。
如今,在我们家乡,几乎所有的饭店、酒楼都把炉包作为面食招牌,并根据人们的喜好,把素馅和肉馅两种炉包巧妙地融为一炉。而在外地打拼的弟弟,每次回家,也总是迫不及待地让父亲为他做一顿家乡美食----炉包,用弟弟的话说就是外面的美食再美,也比不过家乡的炉包美。
于是父亲总是高兴地合不拢嘴,一边开心地忙碌着,一边让儿女们尽情地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每次回家乡,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边享受着温馨的天伦之乐,边诉说着家乡的沧桑巨变和如今的幸福生活。
那种惬意、满足、快乐、甜蜜的好时光,婉如家乡的炉包,由内而外,香醇四溢,细悠悠,密茸茸,传递着浓浓的故乡情。蓦然发现,原来,故乡从未走远。
美食可以流传,风味可以共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密炉包已遍及城乡的角角落落,成为高密人民的大众食品。最近又传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为它申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通过。
憨厚淳朴的家乡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出的一幅幅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故乡的的美食,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