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疫情带给师生身心健康危害,大学生应聘效果有影响,或是康复后的后遗症。在大规模放开防疫后,变阳后,一系列症状在有可参照的情况下,人的心态会相对放心,降低恐惧。但焦虑的人群还是有存在的。
2.认为压力是任何形式的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在本阶段,疫情就是伤害性刺激。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焦虑。适当的焦虑症反应是有助于应对外界的刺激。而长期处于焦虑也会影响健康。
3.适如何获得积极思维?适应和生存是所有生命的本能。岩石上大树的顽强生长正是生命的积极生存表现。积极思维是人比较聚焦的顽强表现。积极思维与消极是双向的,决定者由人。通过人关注点不同而变化,取决于人思维的范式。
五点范式:1.凡事看事件的积极面 2.成长性思维(如明天比今天更好;努力就能做到更好)3.一切皆有可能;不走寻常路 4.多种观看视角(自我中心视角,他人中心视角,如元芳怎么看?了解从不同人视角看同一件事,会降低焦虑)5.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向上的社会比内卷,向下的社会比会躺平)
4.什么行动能应对?
行动1.接纳不确定性,增加掌控感。行动2.腹式呼吸,气定神闲。行动3.保持运动(运动能产生内啡肽,能传导快乐),激活身体。行动4保持笑容,保持乐观。(身体反馈假说:人大笑时,可以增加快感。)行动5.减少多线程作战,投入正当下。(实验组:巧克力饼干+难题 对照组:白萝卜+难题,效果发现白萝卜组答对难题的效率更高,只要对焦专注投入到一方面,减少对障碍面的想象,成功率大大提高)行动6.立即行动,投入当下(5分钟投入法:先干5分钟,先投入5分钟,先试试5分钟,允许自己开始,或会降低因焦虑干扰所浪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