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钱,大概每个人对它的定义都不一样,但人们是否在放大金钱的用处呢?
工作中的生产力对应的该是价格还是员工心中的自我价值感?
人们口中的“有个家”是有个房子,还是伴侣、家人之间的情分?
关于找工作这件事,是该花钱买个机会还是该靠孩子自己在社会上打拼,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
很多人为了得到一份自认为体面又赚钱的工作、托人、找关系、不断地修改简历,可是能力上的欠缺却从未下定决心去潜心修炼。
在婚姻中,常常赚钱的那位就能掌握主动权,而他们在对待生活时并没有太多参与感,只是变成了拿钱回家而已,并非主外就不需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主内也不是伸手党的代名词。
在亲情中,人们常常忽略了父母最需要的、情感上的陪伴,而选择买更多物品寄回家,大概这样也能填补自己内心的愧疚吧。
然而金钱该不该有这么大的操控力呢?
为了获取更多物质去办信用卡,其实是在追求自身对于金钱的掌控,可是究竟是谁掌控了谁呢?
你的透支行为其实是现在花着你未来赚的钱,并且还要缴纳高额利息。
是物质的错?金钱的错?还是你为了拥有更多掌控金钱的权利而选择了透支你未来赚钱的能力?
而当你加班赚钱还债时,有没有思考过你的行为是在加倍地透支健康去还那部分你透支的未来的财富?
就是说一旦开启透支的生活方式,你的行为就是在为了弥补最初透支的金钱而不断地去透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每个问题,人们心中都会有个相对重要的答案,不过恐怕这样的思考无法使人们采取一些实质的行动。
当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需要靠钱来满足时,那些人们原本追求的目标就会被扭曲,使得更多的人放弃了一些原则、价值或其他的准则,大家最终都在为一个目标(金钱)去做事,去衡量自己该或不该做出哪些行为。
只是这个目标本身就已经偏离了初衷,行为又靠什么去支撑呢。
其实赚钱本身没什么问题,可当金钱可以取代一些其他目标时,它的作用就被放大了,人们越是渴望金钱,越是会造成一种假象,认为金钱能做的事情比想象中要多,总是会神化金钱的意义。
最常见的一句对白就是“等我有钱以后,我一定会......”,后面省略的部分,我们都不陌生吧,比如有钱才能孝顺父母,有钱才能对伴侣更好,有钱才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等。
也就是说人们原本就该做的一些事情,自己没做到,反倒认为没钱是自己做不好某些事的理由。
再回到找工作的问题上,当一个人既欠缺能力,有很缺钱的时候,面对不同的工作,我们大概心里都清楚:有能力才能有机会赚更多的钱,道理确实如此。
但真正决策时,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短期内赚钱的工作,而放弃那份能够提升他能力的工作。
如果人们都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大概人与人之间也不会出现智商、情商、逆商上的种种差别了。
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不要考虑是否用钱能买来,而是先考虑做这件事需要你准备哪些工具和方法、能力和技巧,而不是违背我们最初的需求。
还有个例子,可以提一下,有些人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顾父母,会雇佣保姆,然后接下来每当需要问父母情况时,就会在第一时间跟保姆通话,听保姆说说父母的状况,他也就放心地挂断了电话。
整件事情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子女好像做得也还可以。但是再仔细想想,到底是哪不太对呢?子女的安心、放心来自于:
1、自己没时间照顾父母,于是雇了保姆;
2、保姆很尽心尽力,把父母照顾得很不错;
3、父母身体健康,做子女的也就安心了。
可是反过来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这件事呢。
1、子女们都忙,没时间回家,找个保姆也算是尽孝了;
2、打电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每当想问父母的状况都会去问保姆,那么父母的心理感受被提上日程了吗?
3、子女们认为这样算是孝顺,于是父母自然而然地选择不再主动打电话给子女了,而是默认了“让子女安心”的相处方式。
因为有保姆这么个中转站,子女与父母的通话时间便越来越少,但此时老人需要的是保姆的照顾,还是常与子女们通电话?孝顺的做法是花钱买心安还是真正关注父母的诉求与感受?
如果没有钱,他们应该怎么对待父母,那么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做出一些用钱来解决的问题,使得孝顺与金钱同时发挥作用,而不是用金钱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代替自己本该做出的一些孝顺行为。
钱能买房子,买不到情感;
钱能买保养品,但买不来孝顺;
钱能买书本,但买不来知识与教育;
有钱确实能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这法使他们变得更加主动;
甚至有时候钱还能买到一份工作,但它一定买不来能力;
钱能做投资,但买不来眼光与头脑。
很多问题不是金钱能解决的,但是却被人们转换成了金钱可以解决的思路,然后再计算出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价格,但是价格永远不能和价值、需求、感受、能力、责任等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