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到社区附近的星巴克点一杯咖啡,犒赏自己。
首先决定要喝冷饮丶热饮?
咖啡丶拿铁丶卡布奇诺丶或者摩卡?
选择加奶?要什麽奶?全奶丶半奶丶2% 丶或无脂牛奶?如果想要来点特别的,可以考虑杏仁奶丶椰奶或豆浆?
这些都搞定之後,服务生继续问你要不要加些糖浆调味剂:香草丶焦糖或者榛果味?到了秋冬时分,他们还提供季节性的南瓜味。
以为大功告成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咖啡份量要Tall(中杯)丶Grande(大杯) 或者Venti(超大杯)?
我经常望着服务员背後黑板上的众多选项,数度迷惘。只是纯粹想喝一杯咖啡而已啊!
女儿相继出世後,我想为自己添购一条耐磨丶耐穿丶耐脏丶耐看的牛仔裤。走进店里,完全傻了眼。曾几何时,买牛仔裤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随着流行趋势的改变,人们对时尚的期望提高,一条牛仔裤的款式可以有数十种不同的选择:贴身的丶休闲的?窄裤管丶直筒丶小喇叭丶或大喇叭?要扣子还是拉炼?高腰丶中腰丶或低腰?讲究一点,牛仔布料还分标准织布,或者手工织边布?在店里花了一个钟头,来回试穿十条裤子,终於选择一条「最完美合身」的带回家之後,却又後悔为什麽没买刚刚试穿的第五条?
选择越多,拥有的自由越多,是否代表越幸福快乐呢?
根据《选择的吊诡》一书作者美国心理学家贝瑞.史瓦兹的说法,自由选择,并没有让我们更自由,反而造成瘫痪;没有更快乐,而是更不满。
去年我母亲骤病重度昏迷,就医期间,家人除了默默接受母亲即将离去的事实而悲恸不已,另一方面也对整个医疗过程中必须做的大小决定感觉受挫与无助。或许为了避免担负医疗失误之责,或许为了提供给病患家属更多的医疗选择,昏迷中的母亲每进行每一项抽片检查丶注射或断层扫描等决定前,医师总会把所有的选项与风险一字排开,要病人家属自己选择。
过程中我频频致电询问一位家庭医师朋友的意见,引来他强烈的质疑:「这种专业判断当然由医生来决定,怎麽让家属来选择呢?」
生活中若有100 个选项,代表人们有100 个期望。可是当期望与真实产生落差时,带来的不是自由与快乐,而是负担与失望。
选择多不是坏事,或许可以暂时提高幸福感; 但是选择太多,容易把我们里面那只称为「贪心」的怪兽养胖,而不自觉地让自己成为怪兽的奴隶。
圣经教导我们要「 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12:15) 上帝让我们学习过敬虔专一的生活,祂知道当人一旦被追求自由的欲望所辖制,表面上看起来拥有更多自由,实际上却失去了自由。唯有当我们简化生活,回到生命中的那「一个」中心点之後,才能真正找到快乐与平安,在个人与他人身上找到爱,经历上帝应允的丰盛生活。
我突然怀念起过去那个物资相对匮乏,那个网路还不太发达,没有脸书丶没有line 或微信的年代里,家人好友可以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单纯享受亲情友谊的美好, 孩子们放了学在自家门前踢毽子丶打弹珠丶跳房子,不必赶着去游泳画画弹钢琴补英文数学,长辈们在社区公园里打太极拳丶下棋丶说故事,恋爱中的男女坐在花前月下促膝谈心就可以天长地久, 那个可以单纯点一杯咖啡而不需要被十个问题吓到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