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最后一个学期的期末,女儿遭受了两起友情危机,这对情感丰富、敏感细腻的女孩子而言,几乎等同于重大的心理危机事件:对自我的怀疑、对他人的信任、对情绪的控制,都处于一个临界点。感觉得出来女儿一直在尽力地忍耐、克制,但是仍然会时不时冒出一句“做人真难啊”的感叹,却又不愿跟你多说,总是用“我不想说”来面对我按捺不住的过问和探寻的目光,偶尔克制不住了,会突然间默默流泪,“求抱抱”。深深地知道这种感受,深深地懂得所有的难都只能自己体验过后才有可能真正过去,因为都是从青春时代走过来的,都感受过在友情上的挫折和迷惘,在几次交流和开导之后,我选择了默默等待,等待一切让时间带走,等待她哪一天豁然开朗,然后柳暗花明。
然而,对学习的影响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期末的成绩、中学入学考、分班考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几门课相比以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这些对女儿来说自然又是一个挫折,而对我们做家长的来说,则更增添了焦虑。在单位和同事聊起,过来人都告诫说,女儿就读的中学教学进度非常快,且就读的都是小学里各个班级的佼佼者,竞争压力非常大,诸如此类,于是,为了让女儿上学之后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落差,暑假尚未开始,小初衔接班就早早报上了名。英语班反正一直在学,又增加了数学和科学的补习,然后还计划着每天在家里要带她读古诗、古文,每天得督促她预习初中新课。此外,女儿这个暑假还得准备钢琴十级的考试,为了挺拔身姿和督促她减肥(女儿有点小胖),还有为期一个月的健美操集训,还有平时一直在学的书法!反复权衡下,女儿决定暂时放弃心爱的绘画兴趣班。但是就算这样,整个暑假也已经被排得满满的了!为了一切井然有序,我还给她排了一张表,每天都精确到小时来安排学习计划。
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忙碌的暑假开始了。每天辗转于各种培训班,多的时候一天要上三节课,往往是早上跌跌撞撞开车半小时赶到城东上两小时的英语课,或者在市中心上三小时的数学和科学,接回家还来不及好好吃个午饭,中午又要赶到城西学书法,三点钟再仓促赶到市中心上健美操课,压腿开肩体能训练,大汗淋漓回到家,晚上还要坚持两小时的钢琴练习,然后做作业(中学里已经布置了N多的作业)。每天下来不说女儿,就是作为家长,累得够呛不说,时间被分割成一段段,基本上很难有自己完整利用的时间段了,好在我是老师,有暑假,在这点上是优于很多家庭的了。但是这个七月份我本人也是忙得很,暑期里的培训全部集中于七月,而且全要出省出市,无奈只好请来孩子外公外婆,外婆负责洗衣做饭,外公则负责接送。当然这样的安排也颇遭受了孩子外公的诟病,父亲经常质疑我:这样安排有用吗?别把孩子逼坏了!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一个小小的老师,是无力与整个教育现状抗衡的,是无法在席卷而来的社会压力的洪流中逆行的!目前的状况就是只有学得尽可能好,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尽可能好的教育资源,在女儿还可以拼搏的时候,我希望她能够拼一拼,为自己争取,免得多年以后她怪责我们没有给她创造好的学习平台,没有逼她多学一点。把这个道理说给女儿听,懂事的女儿选择了默默承受默默努力,并且在各门课的学习中都获得了老师的较好的评价,尤其是理科培训的鱼头老师,一直夸她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端正,鼓励她在中学一定会成为优秀生。当然孩子总是玩心重的,她也会在学习的中间偷偷溜个小号,看个动画片、画个动漫画、听听音乐。作为调节,我也默认了她的这些行为,毕竟,学会在紧张的环境中适当偷懒适当调整,也是一种能力。这样想着,当她抱怨、偷懒的时候,我自己也释然了一些。
时间过得很快,8月10日很快到来,这是她钢琴考级的日子,也是她所有学科补习全部结束的日子。陪着她在琴行等待的时候,默默回想这一个暑假以来的忙碌,回想她在我外出时没有好好弹琴以致被老师批评,甚至以为她过不了十级的那种担心,回想盯着她弹完两小时,盯着她及时完成和订正学科作业,回想每次接到她在疾驶的汽车里询问她上课学了什么有没有问问题听写怎么样的情境,不仅有一点点感怀,感怀时光流逝得几多匆促,感怀这许多时日里的付出与收获,充实与遗憾,许多年以后想起来,或许会有很多的怀念与感恩吧!对她,对我,都是如此!
8月11日,将她送上与阿姨、舅舅、老哥一同前往成都旅行的高铁(因为身体原因,这成了有史以来她第一次没有我陪同的长途旅行),我转身离去——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女儿在随后的高铁之旅中写下了我这一转身离开的背影——心里一下子松了好多好多!
9月初,琴行里传来她钢琴考级也拿到了十级“优秀”的消息,要知道十级全国考能考到优秀真的很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