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的标题1.0版本是"关注认知,回到当下",打出来以后发现,这个标题一脸认真,专业,还有浓浓的鸡汤味。虽然,在潜意识的控制下,我常常不自觉地给别人灌鸡汤,但我并不喜欢自己的这种灌法,我更加倾向一种轻松诙谐地自说自话,听者读者也不必刻意在乎我想表达的内容,而在我表达完之后,就自然而然地了解我想说什么。因此,我将题目改为"记一次失眠的过程"。
我一向睡眠质量很好,一年大概就两三次失眠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倒床三分钟必睡。而就在昨晚十一点,我写完了一篇简书,像往常一样翻完朋友圈之后,我竟然睡不着了。在我睡不着的时间中,我脑海里全是我简书的内容,一遍又一遍。
睡不着?明早还有培训,必须睡。好!于是我逼着自己睡,眼睛用力闭上,可眼珠却毫不停歇地转来转去。内心烦闷至极,因为今天就是因为昨天没睡好,所以上午培训时一直打瞌睡。难道明天又要恶性循环?当时,脑子里就一个想法"我今晚注定失眠"。
于是,我抓起手机,打开屏幕,又开始翻朋友圈,看公众号,发现珍哥刚刚发了一篇文章,值得一看。珍哥的文章大多是教育叙事,而且文风幽默搞笑,读起来很爽快,读完还令人久久回味,反思回响。结果,本来让自己玩累,这下更睡不着了!我还是逼自己睡,因为明天真的要早起,还要认真听课呢!
好,把手机放下,又接着睡。翻来覆去,翻来覆去,一下子把被子掀开,又盖上,掀开,又盖上。接着把脚压在被子上,成弓字形,再又双手双脚分开,呈大字型。还是没睡着!我必须得找个舒服的姿势逼自己睡,于是先是脸朝上仰着睡,后是脸朝下趴着睡,在后来把枕头抽掉,抱着大大的枕头睡,又把枕头放在脚上睡……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无眠!
经过一番战斗,我像失眠屈服了,就好像是承认了他的存在。于是,我又摸出手机,拿上耳机,决心不睡,看奇葩说。看了一集,接着看第二集,这样到了凌晨两点,我才有了一丝疲倦。趁着倦意,我关上爱奇艺,打开网易云音乐,单曲循环"远走高飞",准备入眠。
具体什么时候睡着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在上午的培训前一个半小时里,又打瞌睡了……不过我在边眯眼边听,培训的内容正好与心理有关。听着听着,我就找到了自己失眠的源头。
昨晚失眠时,我一直在分析自己失眠的原因。各种原因,包括睡前做了健身操,中午睡太多,睡前大脑兴奋,晚上吃太多……这些原因找不完,所以越找越活跃,越来越睡不着。
往往我们出现问题,总是寻根究底地查找原因。在一年的教学中,作为班主任的我,多次在和学生谈话时也是这样。我确实比较耐心,会和学生努力去找问题的原因,往往交流许久,原因也能分析出来,可问题似乎并未随着对原因的了解得到解决。我的惯常思维是对症下药,治病需要知道病因。今天老师的一番培训让我有了另外一条思路,那就是不纠结于原因,从认知着手,找出错误想法,从而改变行为,最后解决问题。
原因不是不重要,而是不必太过追根究底。
我尝试找自己失眠的原因,结果自己果真失眠。因为我认定自己是失眠的,这样的想法得以关注强化,导致我想什么,就来什么。或许在十一点时,我只是无法立马睡着,而不是我自己想的失眠。而我一再地关注自己的睡不着状态,将其确认为失眠,这样的错误想法,即认知,导致我神经紧张,最后真的出现失眠的行为。
我以后要是再睡不着,绝对不能在当下去寻求原因,而是应该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告诉自己,我能睡着!第二天醒来,再去分析睡不着的原因,比如睡前运动导致难以入睡。那么以后睡前,我绝不运动了。这样,失眠问题才得以解决,我也就不会恶性循环,总是打瞌睡了。
叙述自己失眠过程,分析失眠原因,提出解决失眠办法的三个过程让我迁移到了平时的师生沟通上。沟通的目的在于双方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较高效的方法,不是查原因,而是觉想法。作为班主任,要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学生存在的错误认知,从正确其认知着手,再改变其行为。
比如,我班学生A作业总是不交,我与他交流,总是会惯性地问:你为什么不交作业?学生要么不言语,要么说不会做。就算是简单的抄写作业,他们也常常借口说不会做,没时间做或者是忘记了。好,我和学生都知道原因了,可是原因无法解决,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缺交作业。而我也是一次又一次地问你为什么不交作业?
这样的沟通和帮助是无效的,以上对话是我去年的真实情景。我并没有通过沟通帮助指导学生改变错误行为,我只是跟他一起找出了显而易见的原因,没有办法。更好的解决办法,也许是我跟学生能够聊出他对作业的看法,态度,认知,他之所以不做作业,是因为他觉得作业不重要,或者其他东西如手游比作业更加重要。我若引导学生去发现他的错误认知,再与他共建正确认知,说不定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有改变的那一天了。当然,一切问题的改变都不可能是一次性的,需要老师学生以及监护人的共同长期努力!
用1.0版本标题结尾吧,关注认知,回到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