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徐爱录之六,徐爱为不太能够理解“止至善”向王阳明求教,王阳明用很长的一段话回复了徐爱,回复中有这样一段话: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研读两遍后对王阳明看待事理的透彻性又多了一份敬仰之情。
想要理解王阳明讲的话,我们先要来理解《中庸》中的这段话:“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种,有些人天资聪颖,能从自然的生活中就获得了知识,而有些人就是通过专门的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还有些人是因为通过解决一些困难疑惑才会知道,虽然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一样,但只要能学到了知识效果都是一样的。在行事上,有人是心安理得,发自本能自然的去做!而有些人是处于对自己有利才会去做,还有些人是勉为其难的去做,但只要是成功了也都是一样的。
而王阳明则将前面获得知识的途径与后面行事的方式做了一个逻辑推理上的结合,生而知之则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则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则勉强而行之。同时困而知之的人也无法像生而知之的人那样安而行之,因为他们达不到那样的境界。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中的很多现象确实如王阳明所说,人与人之间的的确确是存在着距离的,这个距离就来自于人的思想认知的早与晚,快与慢,容易还是困难。
王阳明十三岁便已立志要做圣人,因此一直勤学苦读,是以能饱读诗书。
也有些人从小读书都是靠着父母的不断引导,师长的不断鼓励,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因为他们喜欢被人认可和表扬,由于教养方法得当也最后能成长为比较优秀的人。
而很多人十三岁还只惦记着玩,读点书甚至都要父母操碎了心,写个家庭作业都可以把人气出心脏病。
这是否就是现实中的“生而知之则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则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则勉强而行之”呢?
所以你也不可能看到那些整天被逼着做作业的人能像王阳明那样勤学苦读,因为他脑子里对于为什么要读书时没有概念的!
同样的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人,不管做什么事责任心都很强,不管什么事交到他手上他都能自动自发的去想方设法的做好,多大的难题,他都会想办法解决,最后只会给你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还有一种人,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不断的给他打鸡血,再配上不错的奖励机制,他冲着这些成就感和奖励也会拼死拼活的去努力行动,最终完成目标。
但是我们更多的会遇到的是,没有什么上进心,上班只是因为要养家糊口,必须要干!你让他做一,他就做一,绝对不会多做一点,就像个算盘珠子那样拨一拨动一动的待着,这些人基本上整天都是被逼着干活的,你得给他制定任务目标,还要时刻监督执行,必要时候还要动用奖惩手段,因为不想被罚才去干活。
同样的是人,一个脑袋两支胳膊两条腿,可是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的态度就是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于是结果也会出现很大的差距。
生而知之的人不会勉强而行之,困而知之的人也做不到安而行之,因为思维格局的不同。
讲了那么多,可能会有人以为我是在这里给人分等级了。其实不然,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所的出来一个结论就是:想要成就一个人先要了解他的认知能力!
如果他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很好只需要让他去经历和积累就好了,你只要给他榜样或目标,剩下的交给他自己。
如果他是一个学而知之的人,这个就需要循循善诱的同时再给些棒棒糖,他们的成长鲜花和掌声是少不了的,好处也是少不了的。要成就他们,你需要具备培训力和领导力。
如果他是一个困在知之的人,就比较费心费力了,除了教育和鼓励,你还要敢于让他们试错,让他们多撞点墙,让他们在困难中成长。要成就他们,处理培训力和领导力,你的管理和执行也必须要做得很到位,如此才能很好的管控他们,一句话就是逼着他们干。
因为有一种可能就是,天赋的差距如果能通过后天的际遇给人带来了改变,不管是通过什么方法让人明白了同样的道理,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开启他们脑中的智慧,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影响到人的最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