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凯是燕山大学研一的学生,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工业设计专业,她来应聘我团队的设计实习生。
在面试过程中,凯凯表达很流利,提交的作品也很多样化,还表现了对我们这个工作机会很感兴趣。
在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照例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么?”
我预期她会问一些关于面试分几轮,目前设计团队有几名成员,如何分工之类的话题。没想到她却连连问我,“请问我入职之后有人带么?如果有人带,我觉得会更容易上手一些。如果没人带,我会有点担心……”
类似的问题,如果只问我一次,我还可以理解,这是人之常情么。但凯凯连问我三次,简直让我大跌眼镜。
你读设计已经读到研究生了,还担心没人带,是对自己的设计能力没有信心么?
你不知道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不能指望别人的引导和帮助,更看重自学和自悟么?
你都快要步入职场了,还像一名小学生那样,以为会有一个老师天天唠唠叨叨、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你做这做那么?这种“学生思维”“依赖思维”究竟要陪伴你到什么时候?
不管怎样,我还得认真回复这个问题。
“我们设计团队目前有7个人,3名正式员工,4名实习生,大家一起分工协作。如果你可以入职的话,我们有必要的培训,内容是关于公司和产品的,之后的工作内容会由老员工分派给你,你可以随时和大家交流,但更多的,其实要靠自己……”
听了我的介绍,凯凯很高兴,连连说,“有人带就好了,这我就放心了……”
其实,有凯凯这种想法的大学生求职者并不占少数。
琦琦是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她也来应聘我们运营设计师一职。她出身名校,本科之后工作了2年,又脱产读研的,下学期研二。
她在面试中也反复问,“入职后有人带我工作么?如果没人带,我怕自己做不好……”
无论是凯凯还是琦琦,她们在面试中都体现除了一个明显的问题——“学生思维”!她们总觉得职场和学校里是一样的,会有一个导师告诉你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但事实上,大多数公司都没有明确的导师制,即便有培训也只有关于公司简介、产品简介和规章制度之类内容的培训。新人入职之后的成长和进步,更多地要靠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靠自己的自学和悟性,再也不能指望职场会像学校一样会有人手把手“教”你。
再说,像设计这种岗位,本来就是靠天分、靠创造力、靠想法致胜的,拼的就是个人能力,即便有前辈指导,也只是方法论,更多地要靠自己实践和摸索。
如果你在职场中可以遇到一名很nice的导师,她愿意教你一些工作方法,愿意为你传授一些公司内外部的相处之道,那么,恭喜你,你实在是太幸运了,这种境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唯有好好珍惜、好好努力。
如果你的工作中没有导师带你,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爬滚打、探索试错,这也相当常见。
遇到这种情况,你无需觉得自己很悲催、遇人不淑。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你有那么多渠道可以自学成才,何不放开眼光,找一些跟自己行业、专业相关的课程或是书籍,好好专研下去呢?多学一些方法论和技巧,并把这些技能应用在自己的实践中,这样不好么?
可能求职者们总是认为自己刚进单位,是个新人,要慢慢学习,慢慢适应。但对于企业来说,招一个人就意味着成本,进入到岗位就意味着要能够开展工作。用人部门肯定是希望“招之能用,用之见效”,而不是给你分配一个老师、通过漫长的时间来教导你。就像老话里说的那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单位不是学校,没有义务来帮你补课,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用很长时间和大量资源来带新人,这显然不现实。
所以,大学生们在求职时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一是经验、技能上的准备;二是心态上的准备,即便用人单位明天就通知你入职,即便你入职之后没人手把手带你,你也要保证自己笑对一切,“来之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