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红藤傍地生,花开淡淡不须名。
成行坡垄添春色,结实披霜报果成。
本自微哉谁送目,从来甘美总关情。
记怀儿事吃红薯,亚赛当今美味羹。
小小的一个红薯,是饿苦之人的口粮,而今,人人温饱无虞,可还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前天寒风呼啸,城市的街道落满黄叶,像无人清扫的垃圾一样塞满脚脚落落。一场寒潮告知每个人:冬天到了!大街上除了呼啸而过的汽车,很少有人驻足,我因为工作缘故,还在街上奔波。时间已是午后3点,中午的一碗面早已在跟寒风的战争中尸骨无存。因为冷,饿更加有了份量。一边走一边打量路边小吃。面,肯定是不行了,麻糕这会有也在寒风里瑟瑟发抖,一点都不热情了。走到一处拐角,突然鼻尖有个香味扑来。“哇,真香啊!”那个香味齁甜齁甜,但又是那么恰到好处,还有点泥土的味道!一个大圆桶里正在烤着红薯。好几个已经烤好了,外面一层被熏得有点儿黑,但还能看到黄色的底,好几处的皮已破,露出了金黄的红薯来,鲜嫩的红薯像是裹满了蜂蜜,沾满了黄油,随时都有流下来的可能。这是人间美味,我自然不能错过,5元一个红薯,包起来就啃。一嘴下去,香味瞬间充满唇齿,软糯的口感一下征服了我的味蕾。一个红薯下肚,风也没那么冷了,落叶犹如雪花一样纷纷扬扬飞旋而下!原来“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这么诠释的。
同学一直知道我爱吃红薯,每年秋天,只要她的妈妈地里一下红薯,就会立马赶我过去拿。今年阿姨家里拆迁,红薯也一并泡了汤。于是购物订单里多了很多次红薯购买记录。现在的红薯品种实在太多。光颜色就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个头也是从拇指大小的临安红薯到大如斗的本地红薯。质地也是有干,有面,有粗,有细,多到箩里挑花———挑花了眼。只是现在网购红薯,放不了多久就会有问题,要么干瘪了,要么烂掉了,总之没有一次是全部吃完的,都没有本地红薯那么耐藏。
就在想念同学红薯时,同学来电话了,她说:她的同事送了她红薯,还有她自己门前屋后也收了一点,(同学发挥中国人的一大爱好,到处都是她一展身手种菜的好地方)要给我送点过来!我们虽在一个城市,但相隔较远。老公羡慕嫉妒的说:上天对你咋那么好,给你这样好的一个同学!我哈哈大笑,对他说:命好,没办法!
为了让她少赶点路,我们相向出发,在城市中央碰头了,一大袋红薯,圆滚滚,黄橙橙就这么搬到了我家。我像一只准备过冬的松鼠找到了坚果那么开心。整个下午都感觉特别温暖。被人记得,被人关心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而同学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橄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