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火车南站六点半上车,天色昏昏
还下着小雨,人群熙熙攘攘,大多数是手提一个再后面背一大大的行李包,捆得结结实实,从脸色和装束看得出都是外出谋生的人。这趟从宁波始发终点到达长春的列车全程接近3千公里,我坐在第十六节车厢,是最末一节。因为不是节假日旅客不是很多,硬卧中铺随便就购票成功,硬卧中铺是最好的,上下铺不那么费劲,头朝里睡更有安全感,感觉杭州的天黑的比较早,7点15分列车在暮色中徐徐启动了。
其实我也可以坐飞机之后再乘大巴或者坐高铁 再打滴滴,这样只用一天时间就到家了。可我仍是喜欢坐上这趟慢悠悠的需用两夜一天3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一路向北。
快节奏的时代里,独享一个人的自由,在嘈杂的车厢里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乡音,广东,四川,福建,东北,还可以听别人聊天,因为都是长途所以能听到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不知道再过几年这趟绿皮火车还能否存在。
杭州南站出发经过海宁,嘉兴,嘉善,松江几个站就到达了上海站,此时是夜里十点钟,这是一个大站停留时间会稍长,上下车的人真不少。我已经睡过一觉了,还要继续睡,睡到天亮。枕着车轮的滚动声梦中的景色格外美丽。
阳光透过玻璃窗更觉温柔,早上七点多到达泰山站,看到泰山站三个字我竟然心中涌现好几个关于泰山的成语,稳如泰山,泰山压顶,泰山北斗等,被人们赋予的这么成熟磅礴的词汇,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候有几个人操着一种听不懂的方言在大声讲话,应该是刚刚上车的,可能是搞错了车厢在骂娘。所有人的早餐好像被安排的一样,都是康师傅桶装泡面加茶叶蛋。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吃法呀,又方便又省事还好吃。
白天我是不会睡觉了,即使有困意我也要将它赶跑,火车的路线除了隧道就是村庄还有山川,沿途的风景不容错过,坐在车厢里感觉不到什么速度,跟牛拉车相似慢条斯理的,看窗外的树木又飞一样的鱼惯而过,高大挺拔的钻天杨叶子有黄也有绿,站成一排排整齐的队伍,有好多房子散落其间,青砖红瓦。有炊烟袅袅,大雁排列成人子形越飞越高。路旁的麦子成熟了,麦穗饱满坚挺,我看到有一群麻雀飞落进去,其实给麻雀吃一点也没有关系,它们只求得一日的果腹,不会贪婪更多。山上一层一层的梯田盘旋向上,不知道种的是农作物还是其他什么绿油油的,我猜应该是新麦。隐约看到有人在干活还戴着草帽。沧州境内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应各种农作物以及烟草,中药材和水果。
在经过唐山站后,进入了一个很长的随道,大约十分钟才有光亮出现,这时候我看到很多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好像都熟透了,一定有好多落在了地上,唉!我真想去摘一些柿子,柿子树应该算是落叶乔木吧,一棵树差不多结有百十来个柿子,看样子一定是个丰收年。我喜欢吃柿子软糯香甜的,如果等下停站有卖的一定要买几个。
到达山海关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这也是一个大站,站台上百货车上有卖芝麻糖和板栗的,每样买了一包,芝麻糖香甜有嚼劲,板栗太干了有点噎人。出了三海关温度明显的低了,后来再上车的人都是穿了毛衣,或棉衣的,两旁的草木呈现一种灰黄的冷色调,丘陵地带树木稀少,又都弯曲多折,一些乌鸦落在枝头上呱呱的叫着。有几座墓碑黑黑的上面长了一些青苔,看起来有些苍凉和孤单。这时候我听到车厢里有人在唱周杰伦的《东风破》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所有的景物不停的向后移,前方的西阳却一直在前方,一切的风景都将被夜色再次淹没。我也该睡觉了,再过十一个小时我就到站了,感觉有点冷,多亏我带了一条羊毛披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