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个很美好的词汇,一片和谐,犹如春风拂面般惬意,犹如冬日暖阳般温暖。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说:“冉有做事往往畏缩不前,性格懦弱,因此我鼓励他,激励他的勇气;仲由武勇过人,勇气一人抵几人,敢于作为,所以我让他慎重,要中和他的暴性。”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人就和种花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于不同的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提供合适的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上提问时,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反应慢的学生,让他们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听写单词学困生不要求听写全部单词,只需记住黑体单词。别人要背过的课文,要求其读熟;要求别人独立句子,学困生仿写即可;别人仿写的句子,学困生抄写重点句子也行。
道理我们都懂,但落实起来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客观主观都有,班的大,老师精力有限,观念意识淡薄,为了省事等。前两天的一件事,让我再次思考这个问题。
这几天写有关过去时态的作文,在上课时,领着孩子们列完整的作文提纲,如何开头。正文写什么,又如何结尾等,大部分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仍对个别的学困生来说仍有难度。他们第一次交上来的作文惨不忍睹,单词拼写错误,语法混乱,更无章法可言。批改后让其改错重写,仍是错误连篇。经过两次批改,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孩子学得是生无可恋,严重的挫败感让他们从心底否定自己,觉得就是学不会。我批改得也是水深火热,一遍一遍批改,也是身心受损,心浮气躁,怎么就教不会呢?
看着时间就这样明目张胆地流逝,错依然是错,学生没有一点进步,我也焦虑。不能这样下去,要改变。细想来,问题出在我身上。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霍姆林斯基说过。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
我怎么能不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呢?是我急功近利,是我工作方法不科学,或者说工作投机取巧不细致。认识到问题所在,我改变了教学方法。
我的要求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那么对于学困生能否降低作文标准呢?我的答案是能。课后单独辅导那几个孩子时,并没有让他们全部按照提纲
完成,而是只写正文中的关键句,关注知识点语法正确,不追求作文布局。经过调整,这几个孩子能运用课文中所学的短语写作,出错较少,最起码能写出连贯的句子。第二天还主动到我跟前写作文。循序渐进,强化练习,我相信他们会进步的。对英语学习会逐步建立自信,产生兴趣。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教育近乎农业生产,绝非工业产品。工业生产是把原料经过设计好的工艺流程,做成合乎标准的成品。农业产品则不然,种下去的种子是有生命的,它们得自己长,人们所能做的是给它们适当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阳光、水分、肥料等,帮助它们好好成长,以期获得好收成。
而每一种农作物生长条件时不一样的,正如我们的孩子,每个都是与众不同的独f个体,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用心对待,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温柔以待;所以我们老师要用心体会学生的苦与累,创新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老师要走进学生心里,用心关注了解每个孩子的心性,谆谆教诲,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曰臻成熟。
有一种用心,叫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