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以及白安的歌《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
/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
/别把我当成可耻的成年人
/就让我做个天真 纯粹的孩子
【关于孩子的纯粹】
20岁的时候,我的笔名是“安淡”,签名是“做一个干净的女子”,内心坚持的是“简单纯粹”。今年我38岁了,依然坚守着20岁的坚持,以及希望可以看到一个能够活得从容的自己,内心依旧可以像个孩子一样。
人大多时候还是贪念太重,每天都活得很累,因为想要很多很多钱,也想要很多很多爱。有时候会想不清楚什么是真性情什么是高情商,而大多时候这个无关能力,只是选择。
马东在十三邀里对话许知远,说焦虑是常态,人生的底色原本是悲凉。我慢慢开始体会与世界和解其实是与自己和解。所有能穿越时间的东西,就该坚守;所有会被时间过滤的,该翻篇就翻篇。有些事情不能给予是本分,给予就是情分。
/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
/有孩子的思维 爱恨分明
【关于孩子的善良】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即善良。
提到善良,之前一个95后的妹子说善良的人那么多,不是啥难事。我想这大抵是因为她还拥有着刚出校园后干净的双眼。而现实中的周遭,多少人对待在生活中别人遇到的窘境嗤之以鼻,把凌辱当作玩笑,将自己的优越感习惯性的凌驾于他人之上。看一部叫《悲伤逆流成河》的片子,想到阿来在《尘埃落定》里写的一句话:“同得到了东西时的悲伤相比,得不到东西时的悲伤根本不算什么”。
在这样的成人世界里,一颗善良的心何其闪亮。
/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
/勇敢的去爱 就算偶尔仍会受伤
/爱依然是我唯一的答案
【关于孩子的勇敢】
许多人都爱着爱里的那个自己,勇敢、执拗、放肆、不顾一切。
我喜欢徐静蕾和黄立行这一对,男女之间,无非是我时常有病,你永远有药,我脾气不好,你哄哄就好。再天翻地覆的争吵,哪里又有多少天大的问题,无非是我有病你没药。
悲伤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推导出的一个逻辑,这不是爱你5000次就可以搪塞的问题。都说感情里稀里糊涂最好,可这么一个纯粹的我,难道在这一程,不值得遇到一个美好的你,然后一起过成更好的彼此。
/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
/随时哭泣 高兴了就跳起来
【关于孩子的快乐】
佛系被冠以90后的标签,而作为80后的佛系,应该是能够换回面对人间不值得却依旧要开心一点的勇气。不在意别人,活成自己。
去年的时候,去过一次澳洲,最大的感触有两个。一个来自于我的孩子,只有四岁的他,对于未知世界的一种浑然天成的自在;另一个是澳洲人民无处不散发出的快乐生活的状态。我想这个国度的人一定很长寿吧。
身体往往是内心的外在反射,今年算是生了两场病,一次算是慢性,一次是急性。内心是不太平的,有恐惧、更像是吃了一闷棍,还没真的反应过来,像是一直等待着下一刻的宣判。而本源其实关乎于每一日精神的内在。就像小时候生病了想吃橘子罐头,只有快乐,才是那瓶万能的药。
/就让我像个孩子一样
/到学校 到操场 每天晚上都做梦
【写在最后。】
余华在《活着》里说: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那么,请让我们像孩子一样,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