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范互联网行业以资本谋取暴利,倡导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大背景下,京东这几天有两个举动,都看起来很不错。
一是提出低利润率运行,着重乡村基建。
二是保障30万快递员就业,宣传自身社会价值远大于「平台经济型」企业,割席断袍,摆明身份。
所谓「平台经济」企业指代的,显然是老对手。
其实客观说,在阿里总部工作的那几年,我看到双十一、六一八这样的电商节附近,堆满阿里巴巴篮球场临时仓库,办公室走廊和员工工位的,竟大多是京东的包裹。
那些都是阿里员工自己购买的商品。
电商人对京东服务的认可,是早就已经用自己兜里的钱投票了。
电商平台,在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被吹上了天。
说是怎么怎么的创造了就业,打通了循环,好像对国民经济,起到不得了的作用。
慢慢人们才发现,电商并没有新创造很多价值,只是极大的加速了财富的聚集。
商品的交易流量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流量在线上达成交易,在线下就不再发生了,不同的是,原本线下的交易流量会更均衡的分散给更多的商家,更多的实体行业。
随着双十一每年刷新越来越天量的交易总额,商品流通中的价值和利润,只是越来越彻底的,从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从三教九流的社会各层,集中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最终,当资本找不到继续快速增值的出口时,这些累积的财富就会反过来,低价倾销,染指基本的民生行业。
出租车司机、个体菜贩、外卖员、快递员这些日子原本就已艰难的群体,进一步被更庞大的组织,以更残忍极端的算法,盘剥到接近消亡的边缘。
京东就不算平台经济型企业吗?在过去平台还被鼓吹的时候,它应该不会这么自我界定吧。
好的是,它能够快速找到自己应该接近的形态,并采取动作。
希望同样的趋势,可以在无序扩张,野蛮生长已经太久的互联网行业里,继续的扩大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