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刘老师的咨询展示,心里特别佩服,原来好的咨询就是这样的,我为了把分享做的更好,就一直到现在,结果还是不慎理想,所以就转述别人特别好的分享,希望这个老师谅解。
1.面对自愿型来访者,在咨询中刘老师惜字如金 ,肢体语言的共情。更让来访者能感受到,微笑点头。好奇倾听。接着来防止亦步亦趋,看似无为的咨询师怎么做到让来访者有那么多的觉察,自己与自己和解的呢?我猜有以下几点:
2..全身心的陪伴,尽管没有什么语言,但刘老师全程的表情都在告诉来访者我在听,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时而微笑,就像来访者老师说的感受到了刘老师的接纳,陪伴,更愿意去倾诉。非语言往往比语言更有影响力,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欣赏比赞美更重要,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动作会让孩子们更能感受到力量,来访者以前没有被接纳在这被疗愈了。
3.咨询师一直在等来访者说完,好像狙击手等待目标完全暴露之后,才开枪一样,免得打草惊蛇。让来访者完全的暴露。然后恰到好处的抓住时机,先跟后带。
4.来访者说完话之后,咨询师少做停留,适当的留白。咨询过程中有短暂的沉默,等来访者说完。也就是确认来访者的知觉的过程,然后扩大知觉,稳稳的陪着,让来访者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4.咨询师的稳,不急于接话才能听到对方更多的声音,咨询师如果话多来访者就会少说。关键点的澄清,确认知觉。不多的几句话,询问了来访者的感受,在倾诉的过程中也是来访者对自己的梳理。来访者有了觉察,更多的澄清
5.有什么不一样,让来访者更多的具体化,感受到来访者的成长,落脚到操作上,再看到会有什么不一样。
6.关键点引发的思考确实就像水引子一样,水的多少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引出来访者自己的资源,而不是咨询师预设或者试图引导的。
7.看起来没有做什么的咨询师需要的是更深厚的内功,想更好的做咨询就要多实操。操练是战胜一切的法宝。
8.基本功对任何学派的咨询都是非常重要的。
9.有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沟通的问题,好多的沟通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无法走心。
10咨询师的好奇才能更好的和来访者走心” “你想到了什么?”,“接纳后有什么不一样?”,你会有更多的接纳。怎么忽然就有接纳了呢?
11说我听到你接纳了。就是我也想我也在想你的那个不舒服点给你带来的什么影响。我好像听到你说……对来访者充分的接纳,所以你……
12.防止老师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觉察和反思能力强。来访者说他聊天时咨询师说如何不偏。是想来访者学习好起来,防止相信他有答案。
13.术越学越多,到道越做越少,咨询师的无为是一种修炼。面对接纳,放下转身。亦步亦趋把自己疗愈了。
14.语言的软化和精准。来访者感到舒服。我也在想:“你的那个不舒服给你带来什么影响? “我好奇我好像听到你对自己充分的接纳,怎么突然就接纳了呢?
15.生命中就会有某个人给你上一课,所以要尊重你的老师。他能戳中你这个地方是这与其他地方不同需要成长。不舒服的点恰恰是你成长的点。
16.今天的高频词用具体化,打破内化的谎言。
17.当来访者有更多的被看到时,他就被疗愈了。
18.把来访者打造成英雄,让他自己看到他有更多的能力给自己赋能。就会面对、接纳、放下、转身看到遇见更好的自己。
19预设一般是思想上有自己的想法,不中立。而引导,是试图让来访者想自己想要的方向,引导,预设和引导。都对咨询阻碍作用。我们咨询中有冒出想法时,我们就要思考一下。是我们的观点又出来了,这对咨询来说是不利的。
20.最完美的状态就是花未开,月未圆。没有更完美的问法,所有好的问话都是贴着来访者的雨景,怎么表达不一定。再结合当事人的情景,根据刚想而定。
特别好,感谢这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