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涯论坛上搜“良知”,弹出来点击率很高的是一篇12年的帖子:《昆明公交杀手,你的良知何在?》,下面跟了30几页的回帖,网友们纷纷表示气愤和不解“这事是真的吗?”
如果这件事不能唤起我们的记忆,当年备受关注的药家鑫案会让我们不禁奇怪,这些人到底怎么了?
高校大学生杀人,中科院博士服毒自杀,为什么我们学到的知识无法化解这些悲剧?那是否还有知识触碰不到的地方?
盖人生只性是主知,情识乃客知,去其客知,真知始见,此即诚明之谓。诚而后明,非平日五官情识可知,孟子称为“良知”,言其所自出也。即后儒良知之说亦如是,不过为真知之初用,进一步则可知矣。
孩提时代,我们不知道G=mg,但我们知道,有人给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会笑,如果这个人很亲密,再给一个大大的拥抱,看到丑陋的画面,孩子自己会皱眉。孟子说:“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什么是良知?
我们生下来就有的道德感。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接受孟子的性本善的说法。他就像我们生下来就带着的小种子,有的人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有的人的种子长成了灌木丛,有的人的种子还没长就已经枯死了。
有一天在广场上,看到俩个家长各自领着自己的孩子在广场上玩儿,孩子们还不会说话,只会“哇哇”的言语。俩个小孩正玩儿的开心,其中一个孩子举起小手,突然打了另一个孩子的小脑袋。家长们看见了都有些着急,打人孩子的家长训斥孩子“你怎么打小朋友呢?”另一个家长也跑过来训斥自己家被打的孩子:“你怎么这么完蛋!人家打你你不会打他吗?!”
简直惊呆了~~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出差去北京回来赶上下雨,飞机无法按时起飞,一位文字彬彬拎着公文包的中年大叔,横气冲冲的走到登机口大声质问服务员:“你给我解释,为何不能准时起飞?!你知道你们耽误我多少事儿吗?!”服务员只能在旁边委屈的一直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中庸》里说,性是本,情识都是后来者。你可以今天哭,明天笑。这件事儿让你开心,那件事儿让你难过。但这些都不能定义你是谁,那个发脾气的你,逗逼的你,愤怒的你,大笑的你,都是变化着部分。可你从未变过并且也坚决不变的那部分才能定义你是谁。
“去其客知,真知始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孩子是纯真的,那些后来有意无意加在我们身上的东西,如果能控制什么时候受它影响,什么时候不让它影响自己,离明性也不远了。
知识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更好的生活,但知识无法告诉我们该过怎样的生活。
那些知识无法让我们到达的地方,真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