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应届毕业生,3月入职实习,6月毕业后转正,现在是10月末。
做过人事、管过物料、剪过视频、顶过设计、跑过采访、写过文案、举过云台…因为得罪了上司,分手第二天被叫到办公室谈话:视频部不需要你了,考虑一下销售吧。
经历过1次谈薪失败。
这是我第二次坐在老板面前谈加薪。
上一次谈薪失败是3个月前,刚双脚踏出校门的时候。我酝酿了一个星期如何标榜自己、吹捧公司,内容大概是:打杂很辛苦、生活成本有些高、想在公司学更多东西… 心里想当然:实习转正总会象征性加一点吧。最后被老板一句话驳回:很好很不错,但咱们再观察3个月。
现在想想,换我是老板,我也不乐意给抱着这样心态的小朋友加薪。
我赌气的方式很特别,是更努力地工作,努力到公司没有人可以取代我的位置。
*我在协作软件上更新了所有平日运营的行为模版。每次更新老板都会收到协作系统提示的邮件,可能是下午3点,也可能是晚上10点。我更新不是因为我对公司毫无保留,而是相信真正聪明的老板会明白,促使你做好一件事的不是「术」,而是「道」。即使我交代了我的所有工作内容,也没有人能做得比我好。
*每个行为模版接近成熟的时候,我会用利用工具(如爬虫)把它扒下来,或者进行复盘,将每个环节再进一步设计。
*成功获客后,我会看数据,回推关键转化因素,以此分析用户的来源,把工作重心分配到恰当的地方。
*我时常主动承担起一项任务的收尾工作,尽管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去做。
*...
最重要底气来源是,我用几乎为0的成本替老板赚了很多钱。
比较典型的爆发性增长案例可以参考这篇:
《裂变复盘|掉了3天头发,我和team花0成本变现10万+》
这对一个不以现阶段业务为最终盈利点的小型创业公司来说,如解近渴。
好了,回到这篇文章膨胀的核心内容:
复盘。加薪复盘。
1、 @推拉环节——“欲速则不达”
老板一开始夸我做得好,我生怕自己不经夸,连忙反驳:虽然我不否认我比公司的大部分人都active,但是有些事情是用努力没办法填补的,在经历上,我有着大片的空白。
老板说,对,但这些都是时间可以解决的事情。试想我们现在面对行业里的一些热点,时常感到措手不及,迎合起来也有心无力,但现象级的东西,代表它只是一个现象。如果公司一直稳健发展着,10年后,看过行业里顶尖的人物起起落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我们终能对行业形成一套自己的说辞。
我想了想,诚实地说,意识到这点以后,我在书单的选择上不再倾向于方法论类。想法一直跑在前面,行为也不会掉队,只需要比别人稍微愿意动手一点点。
2、@扯淡环节——"产品经理是一个项目/公司的灵魂"
不知道为什么,老板一直主动在和我谈论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老板说,产品经理承担起了一个项目的整个统筹。从一开始的收集需求,到设计产品,甚至市场的瞄准,最后还有不断地测试和优化,环环相扣。想要做好一个产品,产品经理很关键。有些公司,以一个产品为原型就能走遍天下,老板就是那个最关键的产品经理。
我回忆起一段经历,刚毕业的时候,收到的职场建议包括让我去试试看app产品经理,似乎每天要做的就是在网站上搜图纸,月薪轻松上万。我觉得不难,就真的去投了岗位,然后自学一些app原型软件。
老板打断了我的回忆,他笑笑说,朋友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这条路他也没踩过呢,只是看别人走得轻松。我说,是呀,路还是要靠自己走的呢。
3、@真心话环节——“职业规划是没有规划”
谈了很久,老板看看表觉得差不多了,晃晃杯子问我,你现在想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了吗?在前线跑了这么久,你是想往产品经理发展,还是其他。
我说,其实6个月前提出要让我做销售的时候,我抗拒不是因为我不想做,而是因为我做不好。我从小就很怕生,甚至到现在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仍然是匆匆挂电话的状态。大家都说我很努力,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在找适合自己的获客和表达方式,主动地去写文案、作图、了解各种增长模式。因为这是我能为销售付出的最高效的努力——从互联网的各个潜在角落去撬动我的销售增长。看起来操心的事情杂、琐碎,甚至有时候有点多管闲事,但这是属于我的捷径。
4、@亮底牌环节——“我的成长不是理由,团队才是”
比起第一次谈实习工资时候的吞吞吐吐,这次我很爽快地说出了具体的数字。
我说,尽管如此,我还是个销售,我在做这些支持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顾客沟通。
老板反驳我:但这是你成交的另一种方式而已,尽管你成交的理由总是看上去像运气成分居多,但只要你坚持下去,这种运气会一直在你身边。
我说,我不是这样去思考的。公司现在规模太小了,根本没有带教机制,我们专注的又是一个行业里的细分领域,想要快速地形成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况且销售团队如果来了新人,ta的客源应该从哪里来呢?眼前客户池的转化难题都等着进一步解决,销售更多情况下担心的是自己的生计,没有人愿意把手头上的客户分出去。
而我从什么时候意识到我手头上的工作对公司的重要性呢?是在我通过增长手段成为公司拥有最多可转化客户的人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说话,比平台说话还管用。我说什么,公司就是什么。
几个月的业绩表明,这样的发声,客户是受用的,起码是不抵触的。
因此我想把工作的重心转战到支撑平台上去,因为平台即使实效性不能及时跟上、内容审核更严格、对思维有更深度的要求...但是长久来看,更利于传播,也更有公信力。
我比起自己能否在短期内赚到很多钱,更关心的是,我毕业呆的第一家公司,能否通过我准确的发力,成为一个今后足以当作谈资的案例。
所以比起深耕客户群,我更想进一步探索转化因素,为整个团队做支持。我愿意把我的客户源源不断引导到平台上去,再让真正的销售们去做“销售该做的事情”。
这样一来,如果再沿用销售的一套薪资核算办法,简单粗暴地以提成为导向衡量我的收入,我不可能完全大方地将我的客户分出去。而我一个人又维护客户又研究支持工作,两头难以顾全。这对公司的业务增长是不利的,并且这种分身乏术感近期已经隐隐有了苗头。
在公司有一段时间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老板被说服的样子,有一种登高再回头看的眩晕感。
过了一个双休日,一上班我又收到了老板的微信,大致内容是:回去思考了一下,决定在上周敲定的基础上,再上调一下基本工资,以补贴形式发放。
我一个暴哭,怎么还有老板加完觉得加少了这种操作啊。职场锦鲤本鲤了。
其实加薪那股高兴劲儿过去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焦虑。
因为以前一些愿意主动去提出负责的事情,现在很明确地变成了我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前做得好是plus,做得不好也没关系,起码体现我有在努力。现在做得好是本分,做得不好,整个团队就少了一个有力的后盾,对每一次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不得不做好」的压力,让我很多时候没办法再等待灵光乍现的一刻,只能紧张地先选择完成目标,质量开始良莠不齐。
而更多的时候我会反思,高于同龄人的薪水背后,我付出了什么东西。也许是时间、健康、人际关系,或者更多的学习机会。这些东西现在对我不重要,10年后,20年后,会不会变得很重要呢?老板给我的这份薪水,是对我一点点才能的肯定,还是买走了我现阶段的空余时间+健康+social chance+学习机会?
况且中国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好像随便比别人多创造一点,甚至多模仿一点,就会找到你的受众,有人对你说bravo,有人给你钱。受人肯定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包括我现阶段所谓的一点「能力」。
到底这份薪水意味着什么,现阶段要赚钱还是要修炼,加薪以后反而我的焦虑丝毫没有少下去,甚至没有人可以倾诉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