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如果长辈问你:"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 估计"科学家"、"教授"、"百万富翁"等类似烂大街的词汇就是儿时的标准回答。可现在想想,为什么那个时候会有这样的理想?其实是社会价值观影响下的个人微观层面的真实反应。当到处都在宣扬一种职业,一种事物等等是如何如何好的时候,其实是在变相地引导个人价值观向社会意识靠拢,尤其是对于不太理智的青少年,其作用更是不可小觑。也正是因此,儿时的理想基本上都大同小异,也从侧面反应出了社会意识形态灌输之彻底,影响之深刻。总结一下就是,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影响而单独存在的,即使当初的"隐身山林,自得其乐"的消极避世,在如今这个世界也已经成为奢望,不管你承认与否,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自身所处社会的影响。
除了社会对个人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外,我想很多地了解的是:"我们的自我形象来源于何处?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自我形象"用最简单直接的话来定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其实从本质上来看,这样的定义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正确的。因为"自己"中已经夹杂了社会,家庭,学校等对你个人的影响。所以下文提到的"自我形象",都是广义上的定义,既包括自我的看法,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等。下面我们来考虑第一个问题"自我形象究竟来源于何处?" 当婴儿刚刚落地的时候,他们基本上是没有自我形象的,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就是一体的唯一世界。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逐渐建立,成熟,他们的自我形象感在与家人,外人等接触过程中慢慢建立,其中有无意识的熏陶接受,也有个人主动的自我剖析,前者包括社会的影响,包括他人的看法与回馈,我们就在这样的一次次接触反馈中确定了自我形象。可在自我形象建立的过程中有个问题我们必须面对:人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最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尤其是正面的回馈或完美,每个人都有想要展现更好自我的倾向。因此这些问题的共同作用下,人其实都会高估自己的自我形象,认为那个"理想中的自己"其实就是"现实中的自己",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再加上人维持自己良好形象的本性,注定当你作出的某些行为对他的自我形象构成威胁,那么他会毫不留情地给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