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人间值得》短小精悍,作者是一位90岁的老奶奶写出来的,她平凡但是不简单的一生,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每一句都极富哲理,透露着睿智。
作者名字叫恒子,文中称为恒子奶奶,她从20岁到90岁期间一直在坚持工作,没有什么只是习惯了的问题。
这使得自己想到如果一个人想要活大岁数就得有这种心态和觉悟,否则会早早死去。
我觉得这本书到自己垂垂老矣可以经常读读,会给自己一些安慰和慰籍。
恒子老师说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带着“为身边的人略尽绵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许会更好。
一旦被别人的价值观所束缚,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欲望的怪圈中。
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把重要的事情作为中心,然后一步一步积极行动。
如果你多次尝试,仍然不能说服自己,那么就从现实和能力出发,一点点去尝试新的事物。
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我觉得这才是应该考虑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要学会放手,保持适度的距离。
一旦被别人的价值观所束缚,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欲望的怪圈中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我觉得这才是应该考虑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相互束缚、依存的关系既是不健全的,也是不自然的,甚至会让人感到疲惫。
也许有人认为“下属就该如此”或者“上司应该这么做”,但是每个人除了职责,他的角色本质是“人”。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一定要尊重别人的“人”性。
总想着得失,那么就会觉得勉强自己,甚至产生心结。与其如此,还不如率性而为,跟随心的决定。
只要自己存在,就要带着一种包容力让别人平和下来。让自己成为别人愿意自然而然打开心扉,找你倾诉烦恼的精神科医生。
除此之外,对于不确定发生、模棱两可的事情,就当它不会发生,然后泰然自若便好。
正因为老师建立了“一个人”的心理立场,所以她对别人便不会抱有强烈的愿望或期待,别人的亲疏远近,她既不在意,也不生气。
由于过于害怕孤独,就会迎合别人,或者对别人妥协,从而使自己痛苦不已。有多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左右瞻顾,当“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反而会意外地突破现状。如果你意识到人的强大,你的心情也许会轻松一点。
最后附上自己评语。
喜欢这种平凡简单的话语,其实人的一生不过如此,要活大岁数,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态,佛系生活的恒子奶奶,但是又充满着智慧,大道至简,学会这里面精华会让你更能豁达对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