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纳一上来就告诉了我们如何欣赏艺术品:
1.艺术品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个总体
2.艺术品属于艺术家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宗派和家族这个总体
3.艺术品属于周围的趣味和它一直得社会这个总体
所以,了解一件艺术品就要了解艺术家,一群艺术家,乃至于一整个时代的精神特点和风貌。
我尤其喜欢丹纳关于各个不同的时代和各个不同民族各个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分析,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听他的讲述各种艺术形式的形成水到渠成,理解自然而然。 对于各个民族的性格分析尤其精辟。丹纳已经不仅仅是在做艺术品本身的分析了,他同时也在作关于地理历史人文的分析,没有这一些环境的衬托,是无法真正深刻理解艺术本身的。
《艺术哲学》本身就是一部艺术史。
本书全篇主要以三个部分展开,即艺术的定义、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艺术品的价值评判。关于艺术是什么?他认为,艺术品的最初启蒙是对事物的或多或少的模仿,因此他总结说“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从中可以看出,艺术还难以脱离模仿说的窠臼。那么对于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则是他在艺术理论上的最大贡献之一,他从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和古希腊雕塑的研究发现,以艺术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位依据,总结出种族、环境、时代是制约艺术产生与发展的三大因素,在这三种因素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则是“后天动力”。 除此之外,他对艺术价值的评判也有重要的意义,认为艺术品有它本书的客观标准,而不是随意可以确定的,一般说来,艺术品的价值评判特征主要有三种,即特征重要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效果集中的程度。
丹纳书中把历史结合艺术知识进行梳理和讲解,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能给人打开一扇大门,拓宽眼界和思路。而傅雷的翻译流畅生动,完全没有变换了语言的生涩感,是值得一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