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周围朋友的购物欲望,都越来越少了。不管是双十一、黑五,还是即将到来的双十二、Boxing Day,大家似乎都没有以前抢购的热情了。
要知道在以前,我们可都是一群愿意提前几个星期就开始研究「买什么」的消费者,也曾为了拿到商场前100名购买的特别优惠、可以在一大早就开始排队。现在再看到「打三折」、「一年就打折一次」的宣传语,反而无动于衷了。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把这种消费欲望衰退的现象,称为「低欲望时代」。跟想买就买的老一辈相比,日本的年轻人是在经济衰退中成长起来的,既没有消费的能力,更没有消费的欲望。
新一代的日本年轻人,宁愿宅在小公寓里上网,也不愿意出门消费,为拉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曾经人人都要有的奢侈品牌不再受欢迎,反倒是平价的优衣库成为销售冠军。
这种现象在国内也存在,不过媒体称之为「消费降级」:从追求大牌,到追求平价替代品;从花钱买奢侈的体验,到花钱买需要的体验。
一位种草型博主对消费降级现象的评价是:不一定是件坏事。
因为这代表着人们的消费观开始趋于理性,不再为了「大牌溢价」和「身份地位」而消费,而是为了适度的生活而消费:理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为此付出适度的价格。
理性消费观同时带来的,还有「断舍离」和「极简主义」:《我决定简单的生活》一书的作者佐佐木典士,居住空间20平米,所拥有的东西不超过150件,而他曾经也是「别人都有、我也要有」的思维。
把没用的事物减少到最少,生活里只留下必要的东西,才让自己彻底实现「不为外物所累」。
对于商家而言,也可以促使他们沉淀下来,认真做出真正能给客户带来生活品质的产品。而不是一味通过营销制造情绪,让顾客去买那些他们其实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相关文章:
双十一囤的东西,够你用多少年?
前一篇:
日更的本质